艾丽游戏ing

安全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都有哪些方面的查对

艾丽游戏ing 1

查对制度是什么?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一种制度,是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这是为了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防止任何差错的发生,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安全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都有哪些方面的查对安全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都有哪些方面的查对


扩展资料:

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

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用法。

“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及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查七对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一种制度,是为了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为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差错的发生,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度包括以下12种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3、输血查对制度

4、手术室查对制度

5、药房查对制度

6、血库查对制度

7、检验科查对制度

8、病理科查对制度

9、放射科查对制

10、理疗科查对制度

11、供应室查对制度

12、功能科及其它特殊检查室查对制度

什么是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一种制度,是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这是为了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防止任何差错的发生,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二、手术室

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

(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扩展资料:

卫生部:医院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防止手术错误

中新网2月5日电 卫生部今天发布《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

《意见》指出,各公立医院要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支持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来院人员安全。

落实到实际诊疗操作中,《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临床药师制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意见》强调,要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正确、有效执行医嘱,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患者安全是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短板需要制度保障

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服务将近14亿人口,每年产生近80亿诊疗量,所以在我们这个系统当中,如何来保障、评价系统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

“医疗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病人安全始终是第一的。医疗质量首先要服务于病人的安全。”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说。

在2002年,卫生主管部门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控制风险和控制剩余风险(未知风险),“短板需要制度保障。我们目前仍然坚持查对制度、会诊制度和三级制度。对于一些基层能力不足的时候,会采取远程医疗和对口支援等方法,来补足短板,确保质量。”

一级医院护理现状

护理核心制度不健全 一级医院中未建立健全查对制度的占30%,交接班制度占50%,分级护理制度占70%,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占70%,危重患者会诊制度占95%。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部分落实或未落实。

患者自带药物输液 信任与责任需权衡

患者自己带着从上级医院开回来的药到自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要求输液,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从便民的角度来说,社区医院难以拒绝,这也是患者对社区医院信任的体现。但是,一旦输液时发生事故,责任又由谁来承担呢?

目前并没有明文规定医疗机构可以拒绝患者自带药物输液,但这却成了医疗行业约定俗成的规则,目的是为了杜绝医疗事故。治疗过程中,出现因处方和药品质量引发的医疗事故,接诊医疗机构需承担责任,基本上是各家对各自的药品和诊疗行为负责。如何既保证患者的安全,又将社区医院的医疗风险降至最低呢?笔者建议如下。

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应对输液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即使患者自带外院药液的来源是合法的,也签署了自带药液自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类似的书面协议,但如果输液过程中出现意外,医方仍应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维护患者健康,即用药中执行三查七对、用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危急第一时间抢救处理并及时转院等。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查对制度具体指什么?

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一注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一种制度,是为了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为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

具体如下:

一、三查。包括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病人的检查。

二、八对。包括对床号,姓名,药名等内容的核对。

三、一注意。指的是注意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扩展资料:

卫生部近日发布《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

《意见》中指出,各公立医院要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支持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活动。

落实到实际诊疗操作中,《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临床药师制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北京市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其结果、奖励办法等几个部分。

一、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较大事故隐患:是指随时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随时能够造成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二、排查与报告:

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

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或安技员,各部门、车间报安督办,安督办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因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班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罚款金额的两倍进行处罚,对责任人将从重处理,报告人不承担责任。

三、整改:

各车间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不能自己联系解决的,应立即报安督办,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四、奖惩:

根据隐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5-500元的奖励,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安督办申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各班组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00--500元。对发掘事故隐患不力,而又发生事故的部门将按照本单位《工伤事故管理规定》中罚款金额的两倍进行处罚。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关键要定人定岗位职责,定排查范围、频次、方法、记录,排查出隐患的处理流程等。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主要内容有哪些

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类型有:

(一)全面安全检查

(二)经常性安全检查

(三)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四)季节性安全检查

(六)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按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基本内容有以下方面:

(一)查思想

检查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程度,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处理态度等。

(二)查制度

为了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承包企业应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整套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任务中。在安全检查时,应对企业的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检查。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6)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7)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

(8)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0)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1)危险作业管理审批制度;

(12)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生产、储运、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

(13)防护物品的发放和使用制度;

(14)安全用电制度;

(15)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16)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制度;

(17)危险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18)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三)查管理

主要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是否有效,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四)查隐患

主要检查生产作业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检查人员应深入作业现场,检查工人的劳动条件、卫生设施、安全通道,零部件的存放,防护设施状况,电气设备、压力容器、化学用品的储存,粉尘及有毒有害作业部位点的达标情况,车间内的通风照明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要特别注意对一些要害部位和设备加强检查,如锅炉房、变电所、各种剧毒、易燃、易爆等场所。

(五)查整改 主要检查对过去提出的安全问题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安全隐患后是否采取了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的效果如何。

(六)查事故处理 检查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对责任人是否已经作出严肃处理。在安全检查中必须成立一个适应安全检查工作需要的检查组,配备适当的人力物力。检查结束后应编写安全检查报告,说明已达标项目、未达标项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给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如何落实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足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执行。

要认真仔细的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等等。

分不同的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

核对并且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与责任护士进行处理。

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进行查对。

查对制度的内容

查对制度的内容如下:

1. 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查对。

(2)主管护士和夜班护士对当日医嘱要进行查对,每日定期大核对一次,并根据需要进行重整。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二次。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①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②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4)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5)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瓿。

(6)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7)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载。

3. 输血查对制度

(1)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含Rh因子),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2)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

(3)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4)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①床号、②姓名、③性别、④年龄、⑤住院号、⑥门急诊、病室、⑦血型(含Rh因子)、⑧配血报告、⑨标准输血器,无误后方可输入。

(5)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6)输血单应该保留在病历中。

4.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查手术名称、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卡以及手术器械是否安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后、缝合切口后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6)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并交由家属保管。

5.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制度

(1)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

(2) “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6. 查对要求

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二种查对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7. 与患者沟通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8. 完善关键流程查对措施,即在各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改善患者查对准确性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