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级 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笔记人教版_八年级下册全册笔记
初二历史知识点 总结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⑶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a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
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③代表: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
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太平天国起义:
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加重农民负担,人民奋起反抗。过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占领南京,改天京,建都,后开始北伐、西征;
③1860年,逼近上海,列强组建洋枪队,美国人华尔统领;
④1862年9月,在清溪击毙华尔。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1856.10-1860.10,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初二历史简单却也需要 学习 方法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 快速阅读 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 读书笔记 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 逻辑思维 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 教育 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 初二历史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套
★ 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下册主要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知识好象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 总结 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
第十九课 教育 事业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普及
1、义务教育实施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学校面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基础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渐增加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基础教育更是蓬勃发展。
2、《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实施:
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推动下,城乡“以法治教”,普及小学和初级教育的工作进入新阶段。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不仅给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以前:有效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院系调整,高等学校的数量、招生规模和 毕业 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布局也更趋合理。
2、----时期:严重破坏——----期间,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经济、 文化 造成了巨大损失。
3、新时期:优先发展
⑴恢复高考:
1977年秋,----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⑵教育优先发展: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⑶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⑷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通过改革,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基础。
⑸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多了办学多样、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2
第二十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
文化艺术的繁荣
1、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历程:
⑴“ ---- ”前:
“ ---- ”以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工作者排除“左”的思想干扰,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其主要成就表现在: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②电影《青春之歌》
③昆曲《十五贯》的演出成功,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④第一部彩色电影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也风靡大江南北。
⑵“ ---- ”期间:文化艺术备受摧残
⑶改革开放后:
文化艺术迅速由复苏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艺术手法上,继承传统,借鉴国外 经验 ,大胆创新,流派纷呈;在创作题材上,视野开阔,勇于拓展,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新时期的文化艺术生机勃勃,以其活泼多变的风格呼应并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①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
②文化部组织创办了中国艺术节,每四年一次,在国内重要城市轮流举行。
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体育事业的成就:
⑴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
⑵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⑶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⑷在第27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⑸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个人成就:
⑴1953年8月9日,25岁的吴传玉在第四届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夺冠,获得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⑵1956年6月7日,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⑶1957年11月17日,20岁的郑风荣在北京的田径场上成功地跳过1.77米的高度,打破了世界纪录。
⑷1959年4月,容国团获得第25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⑸1959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3、中国运动蓬勃发展走 出国 门举世瞩目
4、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方针:发展 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5、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
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体育从过去主要是少数富裕阶层享用的“高雅娱乐”,迅速发展为全民健身活动,并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通过,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进入依法实行行政、依法治体的新阶段。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3
第二十一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劳动就业社会制度的变化
1、建国初期的劳动就业制度:统包统配
2、统包统配的含义:
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3、改革开放后的劳动就业制度: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成为新的劳动就业模式。
4、劳动就业制度的含义:完全由市场调节
5、劳动就业制度的法律文件:《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
6、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取得巨大进步的表现:
⑴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⑵就业结构逐渐优化
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7、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国家对劳动就业制度实行了深刻的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 劳动合同 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成为新的劳动就业模式。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⑴改革的方向: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⑵改革的目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
⑶改革的成果:建立起养老 保险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同时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得到完全落实。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⑴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⑵职工养失业险制度
⑶职工养医疗险制度
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4
第二十二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贫困走向小康
1、新中国初期:人民的生活相当艰苦,
2、改革开放前:虽然逐步有所改善,但由于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的束缚,进展比较缓慢。
3、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向前跨跃了一大步,由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变化。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居民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医疗、养生、保健受到重视。
3、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们在生活消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不同的群体与个人表现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上的差异,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等也正在成为新时尚。
4、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变化的原因:物质产品的丰富与居民收入的增加
5、消费观念呈现出新的特点:
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等也正在成为新时尚。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笔记
★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一至十课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与复习策略和考试技巧
★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笔记
同学们,这学期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你们一定又学会了很多本领,现在就来
检验一下吧!记住一定要认真呀!!!!!
一、我会填(共30分)
1. 1、一个正方形的棱长的和是60CM,它的体积是()CM3。
2、同学们去植树,有490棵成活了,有1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
3、一个长方体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截开后表面积增加18平方米,这个长方体的
们体积是()立方米。
4、甲、乙两数的差是80,乙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约是120()一杯牛奶的容积约是250()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8()
6、 ()÷16=()%。
7、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个三个数的倒数的和是( )。
8、在1.67、 、1.3、170%、1.67一组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否 数是( )。
9、一条路第一天修了 ,第二天修了 ,还剩 没修。
10、把 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二、请你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男生比女生多10%,就是女生比男生少10%。()
2、一批衣服卖出70%,还剩30%。()
3、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的8倍。()
4、 ×3和3× 的计算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 )
三、请你选一选(16分)
1、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它的棱长总和扩大()倍,
表面积扩大( )体积扩大()倍。
A、2B、4C、6D、8E、9
2、下面数中不能化为百分数的是()
A、0.75B、110C、138
3、在172、135、142、110、139、 138、148这组数
中的中位数是 ( )。
A、135B、110C、138
4、扇形统计图可以(),折线统计图可以()。
A、表示出数量培养变化情况。B、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C、表示出部分数与总数、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5、下面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是()。
四、请你算一算(27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1÷ =0÷ = + = - =2- =
× =20%÷ = ×30%=3.5+1.5= 0.5× =
2、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8分)
× + ÷31 ÷[( + )× ]
÷ - × ×37%+ ×37%
3、解方程:(6分)
(1- )X=1437.5+20%X=69.5 X- X=
4、列式计算:(3分)
比X的2倍多0。5的数是 ,求X。
五、请你解决实际问题:
1、一条裤子,原价120元,提价30%以后,又因过季降价30%,现在售价是多少?
2、下面是五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绩 100 85 54 94 100 87 73 94 97 86 94 92
1) 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
2) 如果得90分以上为优秀,这组同学成绩的优秀率约是多少?
3) 这12名同学占全学年人数的 ,全学年有多少人?
3、从一块长26厘米的铁皮的四角剪去四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
再捍接成长方体铁盒,这个盒子的容积是840立方厘米。这块铁皮原
来宽是多少厘米?
4、修一条路,已经修了180米,比没修的 多60米,没修的路有多长?
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第一课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权利
3、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4、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
5、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6、公民在行使权力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第二课
1.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
2.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 自觉履行我们的义务是我们的天职
4. 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所为的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的承担对他人、对集体的道德责任
5. 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 我国法律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7. 怎样履行义务: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三课
1. 人格权是人把自己和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某种联系和交往的前提
2. 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种,物质性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精神性人格权包括姓名、名誉、自由、肖像、隐私。 3. 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占首要地位
4. 人格权还包括人身自由权,人身和意志受自己完全支配
5. 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是:《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6. 当自身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7. 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和抛弃
8. 我们享受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
我要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重点笔记,拜托了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