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对我最重要的书籍,说是《额》是不为过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人物关系图_额尔古纳河右岸人物关系图解
有人称它是一本小说,的确。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细节描写丝丝入扣,著名的“茅盾文学奖”也将其纳入名下,足见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性很高。但更有人赞它是一部奇伟的史诗,以一人之口,诠述了自贝加尔湖西畔徙至长白山深林世世代代游牧的一支鄂温克部落的兴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令人叹惋的人与自然之歌。
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份迟子建个人的心灵画卷,一部赞美生灵,讴歌自然的至诚华章。
不训的野兽,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风云,面对自然母亲召回生灵时的无助……这个纯朴的部落,有人因尊严而死,有人为部落献身,一些人因意外遇险,但更多的人只是平常的生活,淡然地死去。因为人类内部的危机是暂时的,对处在如今社会的游牧民族而言,文明和自然的冲突才是最难以逃避的。
令人唏嘘的遗憾结局不论,迟子建先生通过这部作品想达到的的,我更愿意相信是一种展示,而不是揭露。她为了这篇“画卷”,曾亲自在鄂温克族原住址独自生活三年之久,常去探望安置区内老牧民们最真实的倾吐。迟的内心是充满善的,作品中的人物自然地与自然相处,一页页故事像温暖的山谷拂过心灵的和风,死亡的可怖,离别的悲伤,告别故土的无奈都被一一淡化,人们的主观情感被虚掩住,以至于我更喜欢山谷中的河流激石,深夜山林夜莺婉转,花草柔情,岩石厚重……
自然的美,和人性真情,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首读是在初中,当时忙着为女主人公惋惜,顾着为萨满的大爱而感动,但在为人物的感慨中,却忘了对更多深层次事物的挖掘。
这是于我最珍贵的书。第一遍,以精妙的句法而朴实的文藻召我而去,开启了探索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路途。此次,以对生命的呈现,载我一次灵魂遨游,更加学会敬重,包容,常怀善意。
“经典,就是你第一次读,有一种曾经读过很多遍的熟悉之感;再读,又像第一次读那般拥有诸多发现”。经典的作品,有一个不朽的灵魂常驻其中,亘古不变的东西自有其相同之处,任何一部永恒的著作,必然有不同程度上相通的价值,初读,令人惊喜一叹:“嘿,这部书也是这样”。而随着人的履历的不断丰富,知识结构不断完整,带入的情感不同,最终阅读的感受也必将千差万别,感悟与初读不同,甚至更加深入,是很正常的。
“阅读,是一个在借助文字构成的精神世界里的遨游”。《额》召我进入更大的世界,如今又带我领略更精纯的生活。我对迟子建作者本人所闻并不详细,但我坚信,在共同面对《额尔古纳河右岸》之时,我们心灵的频率,是一样地颤动。
**是虚构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玛丽亚·索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玛丽亚·索生于1921年,是鄂温克族人,毕生和她的族人生活在位于环北极地区泰加林带最南端的山林中。她是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主人公的原型,被世人誉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小说中的故事背景是位于中国北部的一个山林部落,主要讲述了这个部落的驯鹿饲养、打猎和生活的方式。虽然小说中有些情节是基于真实事件和人物原型而来,但整个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都是作者玛丽亚·索的虚构之作。
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之中,迟子建通过一位鄂伦春族九十岁老妇人之口,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园从聚到散,由盛而衰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凄美而又不乏温情的诗意弥漫于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之中,同时也表达了古老文明衰亡的深意的追问。老达西虽然死的惨烈,却也有着复仇者成功的豪迈。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容简介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迟子建无疑是美丽的,几乎哪一个角度都是美的,有着女性作家独有的聪慧。
在这部作品中,她将目光聚焦在容貌丑陋的女人身上,一个鼻子歪斜、令丈夫嫌弃的女人。
作家特有的职业素质,似乎有些不尽人情,可以忍心书写一个命运凄惨的小人物。
作品的前半部,女人甚至没有名字,只以女人代称,直到后半部学会制作肥皂后,才有了名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当媒体报道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许多人蜂拥到内蒙古的根河市,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迟子建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
在这时,她看到一份报纸上有一篇文章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的命运,写她如何带着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
看完这篇文章后,灵感来了,迟子建决定动笔写作这个民族的历史。
2004年8月,迟子建到根河市通过追踪驯鹿的足迹找到了山上的猎民点,找到了笔下女酋长的原型,探望了柳芭的妈妈,倾听他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听他们歌唱。
迟子建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作了几万字的笔记。
2005年,迟子建开始在故乡创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赏析:
将其定位于小说,有助于减轻人物的悲剧色彩。
貌似真实的故事是作者营造的文学真实,突出表现了人物不幸的命运。
那是过去的年代,父母包办婚姻,成婚后丈夫发现妻子容貌丑陋,心里十分厌烦。
发现妻子与一个瞎眼算命的男人同床而眠时,明知妻子无辜,却借机离婚摆脱了她,儿子也不愿跟女人共同生活。
丑女是不幸的,“乐于助人,比美女还有人缘。
女人们尤其喜欢她,因为所有的女人在她面前,都是美人”。
不管这个女人如何善解人意,如何勤劳,都没能摆脱容貌缺陷带给她的不幸。
美女在成长过程中因承受宠爱而表现出来的傲慢冷艳,与丑女无缘,丑女人即使有诸多良善,那可能是她必备的生存本能,也会遭受歧视。
故事发生在鄂伦春地区,所表达的内容却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今流行合作,文人与美女合作,作品冠之以美女之名,不应只当作文人的欺骗,也是社会大环境所致,人们喜欢美女帅哥,认为好的作品应当出自于美女之手。
以文如其人的标准衡量作品或是个人,理所当然地推举容貌俊美的人。
在整个社会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美女帅哥大受欢迎也正是当今看脸时代的潮流。
美女有诸多优势,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独占鳌头是不争的事实。
丑女却是另一番情景,以辛勤的劳动换取生存空间,也常常被美女抢了风头。
丑女在世上唯一的价值是奉献,奉献爱心成就他人的幸福,奉献自己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成为他人的素材。
这部作品展示的是丑女的人生,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构的成分。
美中不足的是情感在其中的分量不大,人的复杂还在于情感,个别美貌非凡的女人也会选择独身,美女与丑女选择独身的原因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丑女另一个不幸是,即使触及情感,也需要她来牺牲成全对方,丑女的情感时常被轻忽或是嘲笑。
构思复杂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第一次看这样的小说,框架特别的大,人物众多。不是以单个人物为重点,所塑造的不是一个人物的形象,而是通过很多人物构勒了一个民族的形象,这也是一个大框架所需要的必要元素,与我之前看的小说类型完全不一样。小说画面感极强,以时间为导向,清晨,正午,黄昏,夜晚四部。两条线,一个是“我”的回忆录,讲述了一整天过去的故事。另一个是故事里面的发展线,两两乎应,
文章的主题是写一个民族的百年发展史,不是编年体形式,而是以情以景的故事形式。
百年写了四代人。"我"的父亲母亲,"我","我"的孩子,"我"的孙子。全文由尽60个人物构成。
关键人物关系如图(不用思维导图都不行)
1.“我”有两次婚姻 ,第一个老公是前半生,与自然做斗争,没有外敌入侵之前,林克族长带领全族人与天灾和病痛的斗争。第二个老公是后半生,瓦罗加族长在日军侵略以及后面的四人帮运动时期与全族人一起艰难渡过的故事。
如果说“我”的婚姻是生活的一条故事线,那么萨满的这条线则成为了精神上的一条故事线。
2.萨满惯穿整个故事 。萨满的宗教色彩用来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第一个萨满是父辈的萨满,结束于人与自然的斗争时期,讲述的是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尼都萨满与兄弟林克都喜欢上了达玛拉,但是萨满最终是成全了林克,并且在林克去逝后又重新追求达玛拉,但由于族内规定最终与达玛拉没有在一起。关键词成全与无奈。第二个萨满是女性,生活在人与人的斗争时期,母亲妮浩前后共失去四个孩子,原因是为了救其它人,唯一个孩子贝尔娜也未曾生活在自己身边,关键词牺牲与仁爱。
3.全线惯穿爱情 ,不同的爱情故事,体现不同的人性和侧面,通过婚姻的形式传承下一代,连接整个故事。
父辈,3个婚姻故事。
A,林克、达玛拉、尼都萨满B伊万、娜杰什卡C哈谢、玛利亚
我辈:5个婚姻故事
A“我”,拉吉达,B“我”、瓦罗加,C鲁尼、妮浩D金德、杰夫琳娜、小达西E列娜、罗林斯基
子辈:5个婚姻故事
A达吉亚娜、索长林B维克特、柳莎C安道尔、瓦霞D马伊堪
孙辈:1个婚姻故事
A依莲娜、刘博文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自然环境描写非常多,文笔优美,画面感极强。前半段主要是人与自然斗,虽然残酷但是充满了生机。后半段与人斗,日本侵略及四人帮运动中,整个场景描写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感觉。
浅淡,故事构思精妙,内容丰富。仅从小说结构进行分析,不谈文章内容。因为只浅读了一遍,所得所感记录下来,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细读思考。例如文中写了很多人的情感故事,每个故事的设计必然有存在的必要,还没来得及细思量。因为读得快,很多场景的描写也是略过,里面一定还有我不曾了解但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期待二次阅读所带给我的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一个好的文章必然有它好的理由,找出这些理由,细细思考,吸收并且利用,再溶入自己的文章中来,我认为是学习写作中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