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乐曲中a主题出现几次
出现7次。
《龙腾虎跃》音乐教案怎么写?
当听到主题A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听辨得非常准确,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三个主题。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到前边,将三个主题曲式结构用字母排列出来。其他同学听音乐表演(第一主题坐着拍手,第二主题起立二人对拍,第三主题可离开座位转圈等,音效部分模拟自然声音)。
龙腾虎跃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龙腾虎跃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腾虎跃音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龙腾虎跃》,让学生在综合感受中国民族乐器及打击乐器鼓的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表现的不同作用。
2、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指导学生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手、脚为主旋律伴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乐曲题目中的“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体会更深层面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节奏。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模仿鼓乐演奏的节奏,为主题旋律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小堂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结构构成。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
2、引导学生感受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鼓能带给大家什么感受?什么场合会用到鼓?他有什么作用?并邀请学生学打一个鼓点节奏:
3、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在20xx年9月,香港举办了鼓乐节群英会,中外鼓王云集,这是演出时的盛况)。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这首乐曲荣获二十一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曲《龙腾虎跃》。
李民雄创作并演奏的鼓乐《龙腾虎跃》 非洲鼓乐团、日本太鼓、南美洲鼓。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作品:
作曲家:李民雄,浙江嵊州人。民族音乐理论家、鼓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等。
作品简介:《龙腾虎跃》是以山西民间器乐曲牌《撩单子》的音调为主要素材进行改编创作的。是一首鼓乐曲,表现的是欢庆节日的场面,分为三大部分。
2、欣赏引子部分、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探讨,边聆听边思考问题:
(1)分段欣赏、思考并讲解。
①引子的鼓声速度有什么变化?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情绪如何?
②并变换速度打节奏,感受鼓声变化的气氛。
(2)第一部分分为几段?完整聆听第一部分的旋律,感受情绪怎样?
①每一段的速度、情绪、场面、乐器分别是什么?
②可跟着音乐演唱主题旋律乐谱。
(3)学唱主题旋律:
①通过多媒体展示乐谱、教师范唱。
②让学生自己轻声随琴演唱乐谱主题,让学生找出乐谱中不易演唱的地方,单独挑出演唱。
③再聆听乐曲主题不同速度的演奏,让学生感受其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4)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题旋律伴奏:
①展示主题旋律及鼓谱节奏,教师用鼓范奏鼓的节奏。
②师带领学生演奏鼓谱节奏,让学生用手模仿打击乐器演奏。
③感受加快速度演奏的快感。
④加入主题旋律来进行伴奏,还可以分组合作进行练习。
(5)欣赏第二部分:
①结合刚才的鼓点,回顾课前总结的鼓还有其他的演奏方法吗?都如何演奏?请学生谈谈并讲明原因,还可以上台演示给同学们看。
②欣赏第二部分,通过鼓的不同奏法、强弱的不同,感受乐曲中表现的场面、情绪如何?让学生感受鼓的独奏部分表达了怎样情感,进一步体验乐曲带来的更加欢快、热烈的情绪,以及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热闹场景。
③让学生再做一次小鼓手,学习一个小鼓点节奏:模仿一下作为鼓手演奏的感受,并加强学生的节奏感的训练。
(6)欣赏第三部分:
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比这一部分与第一、第二部分有何异同?
尾声部分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乐曲在非常高涨、隆重的气氛下结束。◎乐曲气势澎湃、激情洋溢的旋律充分奏出了神州大地欣欣向荣、龙腾虎跃的一派繁荣景象,描绘出祖国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三)知识拓展。
让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并结合多媒体各种不同民族的鼓乐、鼓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不同的鼓种的文化,感受中国打击乐器鼓文化
悠久的历史,加深对我国悠久的鼓文化历史的印象,让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一种自豪感。
(四)总结。
1、结合鼓文化以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进行课堂小结,进一步让学生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最后,音乐带给我们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同时使我们精神抖擞,因为鼓、因为欢腾的节奏、因为热烈的气氛。再次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丰收锣鼓》,让所有的人在强劲的鼓点中,在欢乐的鼓声中结束这节课。
五、板书:
龙腾虎跃
(鼓乐曲) 李民雄
情绪:热烈、欢腾
乐曲曲式结构: A B A’
A部分曲式结构: a b c
速度 情绪
a 快速 欢腾、热烈
b 中速 喜庆、欢快
c 急促 隆重、热烈
领奏民族打击乐器:鼓
六、教学反思:
我讲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师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为主体旋律伴奏,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节课,整体来说基本上完成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感觉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导入部分,感觉太匆忙,如果能结合鼓的介绍,多介绍一下鼓的演奏方式与方法,包括鼓在很多场合的应用,结合图片展示给学生,加入鼓的分类、来源、有关鼓的音乐等介绍拓宽一下学生的知识面,也许就不会让人感觉匆匆了事了!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如果能引入龙腾虎跃的视频效果,学生更能感受到那种激情洋溢、欢天喜地的庆祝场面,但由于自己对于课件的制作还不是很精通,电脑无法播放我已经找到的视频文件,因此,让学生只是凭空去想象那种欢庆节日的场面,不够形象、生动,创设的情境也由于教师的引导语言不够形象生动,学生并未投入到乐曲中来,因此对乐曲的体会和理解也不够透彻深刻!
在乐曲欣赏部分,由于乐曲比较长,有7分多钟的时间,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虽然我也用了一些引导性语言,但我的引导性语言比较单一、缺乏美感,没能够让学生完全引入到乐曲的意境中,课堂气氛没能调动起来,没能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音乐中的那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体现出我的引导性语言方面还很欠缺。
为了达到为主题音乐伴奏和模仿第二部分鼓的节奏的目标,设计的节奏练习一直贯穿这节课,有点太多,出现了4次节奏练习,在教课过程中,拍打节奏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放在讲台上的鼓,也没能让学生充分的运用起来,如果在学会节奏的情况下,请学生上台和下面的学生互动起来,一起为乐曲主题伴奏或模仿鼓的节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效果会更好。更何况,打好节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难的上课方式,很多老师都尽量避免用节奏来讲公开课,更何况我这次是赛课,因此,这种节奏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以后好好的进行研究探讨。
由于自己对本节课的时间把握不够好,节奏练习花费的.时间多,导致最后完整的欣赏乐曲都没有欣赏完,以至于拓展的部分就改成了将图片欣赏和完整的欣赏乐曲放在了一起,这样的效果不是很好,让学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聆听音乐还是观看图片。因此只好用两课时来完成它,在下节课时再来把它完成的更加完美。
拓展部分,如果把用“龙”这个字进行成语接龙的方式,感受“龙腾虎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不但能学到音乐的知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整个课堂内容更加完整、完善,效果也许会更好。
整节课下来,可以看出,我的欣赏课的经验还不足,还需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加强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逐步加强运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美妙音乐的课堂上活起来,让他们喜欢上欣赏课,爱上欣赏课。
龙腾虎跃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森林狂想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曲鼓乐《龙腾虎跃》。
师: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他作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
二、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回答问题。
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有慢速到快速。
三、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
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
学唱主题。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欣赏第二部分。
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
欣赏第三部分。
师: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旋律,你们知道这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生:第一部分。
师:音乐的结尾节奏变的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4)完整欣赏全曲。
四、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五、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教学随笔: 能用打击乐活拍手拍腿的方式为音乐伴奏。
龙腾虎跃音乐教案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执教的《龙腾虎跃》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教材上册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中的内容。《龙腾虎跃》是一首诠释中国民乐艺术精髓的敲击协奏曲。曾获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乐作品,被编入“世纪中乐名曲选”中。整首作品基调昂扬,振奋人心,激越的鼓声将人们带入欢天喜地的庆祝场面,鼓舞起人们奋发向上的冲天干劲。作品气势澎湃、激情洋溢,奏出了神州大地欣欣向荣、龙腾虎跃的一派繁荣景象,描绘出祖国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龙腾虎跃》,让学生在综合感受中国民族乐器及打击乐器鼓的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2、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指导学生能够利用打击乐器为主旋律伴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乐曲题目中的“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体会更深层面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视觉图象法、情感体验法、音乐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比较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欢庆的氛围。从听音乐→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奏,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环环相扣,还采用创设情境→成语接龙、兴趣导入→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得到结论的教学结构,运用从感性到理性的聆听、感受、分析等方法尽量让学生来体验音乐的意境,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主题伴奏,来感受欢天喜地的欢庆的场面,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冲劲。
四、学法指导。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乐曲、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对学习的内容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通过为主题旋律伴奏这个音乐实践活动,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学生即动手又动脑,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能充分开发和
利用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来感受中国打击乐器中鼓的音乐特点,并感受鼓乐带来的激情洋溢的热闹场面。通过直观图象来了各种不同鼓的种类及民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的思考的:
(一)导入:
首先,以中国的“鼓”作为切入点,出示实物——堂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结构的构成等,让学生上来演示一下,并学习一个节奏,了解鼓的使用方法,以及鼓的用途、场合、作用,让学生了解鼓乐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为后面的节奏练习做好铺垫;结合图片简介李民雄在20xx年鼓乐节上的表现,他演奏的乐曲《龙腾虎跃》曾获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被编入“世纪中乐名曲选”,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民雄,并直接引出课题《龙腾虎跃》。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作品。
先让学生对作曲家李民雄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他的音乐有个简单的认识,知道乐曲是以山西民间器乐曲牌《撩单子》的音调为主要素材进行改编创作的一首鼓乐曲,曾获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被编入“世纪中乐名曲选”,是表现欢庆场面的乐曲,分为三部分。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简单了解乐曲的背景,能够让学生再进一步去感受乐曲。
2、分段欣赏、感受(由于乐曲7分多钟,比较长):
(1)欣赏引子、第一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聆听,比如:引子中,鼓声的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学打鼓点节奏,变换速度打节奏,为后面解决为主题旋律伴奏的难点做铺垫。第一部分分为几段?每一段的速度、情绪、场面、乐器分别是什么?先分段聆听引子和第一部分3段旋律,再分段回答问题。让学生重点感受第一部分的乐曲情绪。
(2)学唱主题旋律。通过多媒体展示乐谱、教师范唱,让学生自己轻声随琴演唱乐谱主题,让学生找出乐谱中不易演唱的地方,单独挑出演唱。再通过聆听乐曲主题不同速度的演奏,让学生感受其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为进一步聆听、感受乐曲气氛做好铺垫。可跟着音乐演唱主题旋律。
(3)音乐实践活动。再次展示主题旋律,让学生为主题用人体乐器伴奏。由于学校乐器有限,采用学生用手来为主题旋律伴奏的方式来感受。首先教师用鼓带领学生演奏鼓谱节奏,让学生感受鼓是用节奏来表现音乐的;在训练成熟后,加快速度演奏,最后加入主题旋律来进行伴奏,引导学生找节奏与乐谱的结合点,巧妙的将主题与伴奏结合起来。让学生进步一感受鼓的作用。
(4)欣赏第二部分。通过用鼓为主题旋律伴奏从而引出鼓的其他演奏方法?请学生谈谈并讲明原因后,欣赏第二部分,通过鼓的不同奏法、强弱的不同感受乐曲中表现的场面、情绪如何?让学生感受鼓的独奏部分表达了怎样情感,并再次模仿鼓手的演奏,学打鼓点节奏,当一当小鼓手,进一步体验乐曲带来的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热闹场景。
(5)欣赏第三部分。再次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对比这一部分与第一、第二部分有何异同?尾声部分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乐曲在非常高涨、隆重的气氛下结束。乐曲气势澎湃、激情洋溢的旋律充分奏出了神州大地欣欣向荣、龙腾虎跃的一派繁荣景象,描绘出祖国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6)初步完整感受乐曲,并进行图片观赏拓展。
结合多媒体图片,请学生仔细聆听乐曲,感受整个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面、情绪?乐曲中三部分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部分用的乐器有何异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氛围,了解乐曲中音乐要素的构成。
3、知识拓展。
让学生再次完整的欣赏乐曲,并结合多媒体各种不同民族的鼓乐、鼓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感受不同民族不同的鼓种的构成及文化,感受中国打击乐器鼓文化悠久的历史。让学生加深对我国悠久的鼓文化历史的印象,让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一种自豪感。
4、总结:
结合鼓文化以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进行课堂小结,进一步让学生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结合鼓乐,再次让学生欣赏一首有关鼓的乐曲《丰收锣鼓》,在强劲的鼓乐中,在欢乐的鼓声中结束这节课。
我想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及鼓文化与龙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体会音乐是来自生活的,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感受音乐,把美妙的音乐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初步的设想,肯定还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 #三年级# 导语】教学设计是老师对每一课时做的特定教学方式的规划,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工作尽职尽责的表现,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看重的一个表现,不是只照着课本去念去学,它包含了老师的心血和希望在里面。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难点: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字母图片、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
师:一组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
生:……(森林)
师:森林?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森林吗?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森林狂想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二、新课教学:
播放课件:《森林狂想曲》
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
生:……(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蟋蟀……)
播放课件:5种动物
师: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生:……
播放课件:乐曲与作者的简介
师:《森林狂想曲》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采用清新明快的民歌旋律为主题,加入森林中各种鸟鸣,构成一部有现代意味的森林狂想曲。鸟虫的鸣叫,动物的声息是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利用自然之声的创作,使音乐获得自然之灵性。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哪些?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课件:3种乐器
师: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外国的西洋乐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三种乐器各属于哪一类呢?
生:……
播放课件:乐器的分类
师:这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感觉呢?(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篇二】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民族乐器曲笛,进一步了解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一、组织教学
导人。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整听赏全曲
1、与森林共赏:
今天我们要随着这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
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
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
并思考问题:
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生:乐曲轻快、流畅
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
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
2、与森林共奏:
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
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
三、分析乐曲:
与森林共舞——听乐曲结构
1、我们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请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怎样?你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学生:活泼欢快的情绪是笛子演奏的
能模仿吹笛子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DU声模唱。
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部分。哦对了你除了听到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外还有没有其他声音?
学生:有还有小动物的声音。那么你感觉小动物的声音加在什么地方合适?加什么
呱呱加在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结尾部分。
那么我们来试试(分组一组唱旋律,一组配小动物的呱呱声。或者分男女生)
最后我们把音乐情绪加上再来一遍。
2、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
在聆听的时候你又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音乐情绪怎样?
学生:是小提琴的声音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能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并跟着音乐用LI声模唱。
这是乐曲的第二主题部分。你们也一定发现了除了乐器音色外还一小动物的叫声。我们不妨加进蛐蛐和鸭子的叫声好吗?(吱吱嘎嘎)分别加到什么地方合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展示。
师:(现在我们正在积极运动的不只有手还有大脑,更包括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音乐欣赏,就是要在或欢乐或激动或忧伤的情绪中,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鉴别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
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3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是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那么1、2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1、2、3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LA来模唱。挥舞手臂。
4、旋律3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声音逐渐加强,音乐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
师: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三段旋律1、2、3,出现的先后顺序。板书乐曲结构:1—2—1—2—3—1
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就整首乐曲而言,只是第一部分,整首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然后演奏121231作为乐曲的第一部分,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然后重复演奏121231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结束全曲的。
与森林共唱--感受音效的伴奏
跟着音乐边轻拍节拍边模唱。
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表现全曲: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完整的演绎一遍。按照121231的排列顺序,尽情表现。
指导学生完整表现121231。
四、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曲子么?让我们感谢曲子的制作者。
师介绍: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
但是同学们,现实的问题却是我们国家每年有接近50余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如果,我们刚才听到的美妙声音就此不再重现,如果像白鳍豚、华南虎、东北虎亚洲象等人类的好朋友在5年或10年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教案
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
【难点】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
师: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
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
(1)为音乐配伴奏
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
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
(2)简单介绍乐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
(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
①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
②老师弹奏音乐主题A、B、C,学生学唱
老师示范并引导:演唱音乐主题A、B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演唱音乐主题C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
③学生再次跟琴学唱。
④整体演唱三段主题。
(3)学生根据旋律主题A,加入自己喜欢的声音。(加入音效)
(三)巩固提高,了解曲式结构。
1.学生根据图表,聆听音乐,判断音乐的主题旋律
2.学生根据图表讨论分析曲式结构
师:请同学们给你们的小脑袋插上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分为几段呀?(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是一个多段体结构的乐曲)
3.了解音效(开头、中间、结尾处是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音效)
001.jpg
4.完整的演奏音乐作品
(1)学生分三组分别模仿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音效部分,并歌唱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部分配伴奏。
(2)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乐,再见。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三篇
森林狂想曲
一. 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 活动目标:
1. 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 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 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 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 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新年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举行了元旦汇演,小朋友你们开不开心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二出示图谱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XX︱X XX︱X XX︱X 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 ︱X X ︱XX XX︱XX 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 — ︱~~~︱X X︱X X
1. 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 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三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四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五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 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 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六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化石之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葡萄牙舞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 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 丫
丫迎 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 丫丫欢迎 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