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共包含几个部分的内容?
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民法典是我国近期发布一部非常重磅的法律,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落实执行民法典对保障我国公民民事权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民法典草案全文 民法典草案主要内容
民法典草案全文 民法典草案主要内容
一、民法典包括什么内容(《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二、公民民事权利内容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
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声明:该作品系华律网平台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反馈。 【反馈通道】
引用法条
[1] 《中华民法典》第二条
[2] 《中华民法典》第三条
大家1、将人格权成编,这充分体现了对人格尊严权的尊重,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感兴趣的
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民法典婚姻编草案二审新变化
民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权和相对权。法总则诞生,民法典时代即将到来
1反馈
分享到:
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
一共包括七大内容,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
2020民法典编纂热点问题:护航美好生活
以普遍关注的“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为例,侵权编草案明确了各方的划分,对于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同时,还规定了建筑物管理人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这有利于充分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公民自觉提升公德和法律意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王俊峰说。第十二条__中华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以人为本,完善法律体系:
“民法典的编纂紧密围绕基本民事权利的确立、实现、保障和救济,对特色民事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处处体现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表示。
王俊峰认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从切实保护群众的民事权利、维护关系和谐稳定出发,对紧急情况下财产征用、有关合同权利义务、物业服务企业职责和业主义务、侵权等条款,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将民事权利法定化、法定权利具体化,在总结既往立法经验基础上有许多新的突破,亮点很多。
随着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婚姻家庭逐渐增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尽可能挽救当事人的婚姻,避免当事人因为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并强化当事人的家庭感,维护和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王俊峰表示,承载着期待、凝结着几代法律人梦想的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三次会议审议,也必将为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汇集众智,各方高度认可:
编纂民法典是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工作安排,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即首先制定民法总则,其次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法典。面对这部“生活的百科全书”,立法机关是如何“精雕细琢”的?
“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一次特色科学立法、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的统一下,根据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汇集众智”是民法典编纂中一个明显的特点。黄薇举例说,在婚姻家庭编起草过程中,针对广泛关注的法定婚龄问题,除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建议外,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立法工作机构还委托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公民的结婚意向年龄开展专项调查。
事实上,相关草案经常委会审议后,立法工作机构均通过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公众意见。据初步统计,自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至今,常委会法工委共7次公布各分编及民法典草案,累计收到410349人提出的951607条意见建议。针对这些意见建议所涉及的问题,立法工作机构认真研究,并在草案修改过程中加以体现。
立法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黄薇介绍,立法工作机构多次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听取地方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建议。在民法总则起草和民法典各分编编纂过程中,多次赴不同地方开展立法调研,召开座谈会,深入小区、居委会、企业、高校等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加以吸收。与此同时,根据的统一部署,还成立了由常委会法工委牵头,法、检、、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法学会参加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
“民法典侵权编编纂过程中,如何完善高空抛物坠物的相关规则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黄薇说,针对高空抛物坠物频发、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状况,立法工作机构在原侵权法规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外有关立法规定,召开由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等各方参加的座谈会,并赴有关地方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对草案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取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编纂法典,填补立法空白:
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说,制定自己的民法典,是几代民法学者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即将召开的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审议民法典草案。
“这是新立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王利明说,民法典是新成立后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具有基础性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典草案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7编,立足实践、借鉴吸收各国立法经验、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的应有水平。
据王利明介绍,我国立法机关曾多次启动制定民法典,但因为受当时经济发展的限制,对民法典制定采取了“先零售后批发”的策略,也就是先制定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等民事单行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编纂民法典。但编纂民法典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要用科学合理的、富有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的体系来整合现有民事单行法的全部内容,并填补一些领域的立法空白。
“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一大亮点。它适应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回应了当前人格权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特色、智慧。”王利明举例说,民法典草案建立了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由对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及时发布禁令,有利于及时救济受害人。
“民法典为做好民商事审判执行提供了基本遵循。”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本法地位,是促进和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石,也是审理和执行民商事案件最重要的实体法依据。
通过编纂民法典,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的基本规则,既为广大群众的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也在供给侧为做好民商事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法律依据。“民法典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为践行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基本指引。”刘贵祥说,民法典调整和规范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权利为本位,系统规定了权利确认规则、权利行使规则和权利保护规则。例如,民法总则第五章对民事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的一一列举,凸显了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民法典鲜明体现和弘扬了特色、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又是健全市场秩序,维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刘贵祥说,例如,诚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民法典草案在总则编中倡导诚信的价值原则,同时在物权编、合同编的许多具体条款中建立起诚信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既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司法审判和执行指引,也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
在刘贵祥看来,民法典与其他领域的法律规范一起,共同支撑着治理体系。通过民法典编纂,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为推进治理和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也为不断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司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据和规则支撑。
民法典有几篇
我国民法典一共有八编:
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同。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六编:继承。第七编:侵权。第八编:附则。
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2020年4月20日、21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代表研读奠定基石,保障经济发展: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民法典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认为经过常委会多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草案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中华民法典草案》。
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和经济秩序,适应特色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十二条 中华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认《中华民法典》已由中华第十三届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依据】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门等。
民法典修改和新增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王俊峰认为,这是民法典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对加强人格权保护的重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顺应了新时代群众的呼声。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将“隐私”定义为“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扩大了隐私权保护范围;将同样具有识别特定自然人功能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使个人信息保护更加全面、严谨、细微。民法典新增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利与从权利。1.新增三大抗疫规定
监护人“失联”门兜底负责;增加紧急情况下使用公用维修资金特别程序;完善订货合同制度。
2.设置离婚冷静期
近些年来,我国离婚率比较高。有些人结婚很盲动,上午要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结婚过于冲动,离婚也过于冲动。那么,有一个冷静期的规定,让双方有冷静下来考虑的机会,重新审视一下离婚是否为真实意愿。
是规定在人格权编的。以被告到的话,会涉及侵害人格尊严问题。
4.网店等虚拟财产可以继承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信息时代气息。它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在侵权编,对网络上的侵权也作出规定。
2、确立了合同中心主义,保持合同法总则体系的完整性;
[3] 《中华民法典》第四条3、侵权成编。
民法典各个部门法成编,取消了原来的各部法律,同意规定在民法典中。
民法典是什么
1、新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2、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权利的充分保障;
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律依据:
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民法典是什么
《中华民法典》民法典全称是“中华民法典”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民法典是我国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全文共1260条,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编和附则,是对1949年以来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统整合、编纂修订。
全称为《中华民法典》。
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中华第六届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华民法通则》,该法于1986年4月颁布,被学者称为“准法典”[3],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部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民法通则》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总则,但从1986年开始,《民法通则》在我国起着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4]2002年12月,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法律依据:
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和经济秩序,适应特色社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华律网进行咨询,华律网有专业的律师为你解答。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典》共包含几个部分的内容
3.要承担赔偿民法典是我国近期发布一部非常重磅的法律,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落实执行民法典对保障我国公民民事权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6、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一、民法典包括什么内容(《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二、公民民事权利内容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
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声明:该作品系华律网平台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反馈。 【反馈通道】
引用法条
[1] 《中华民法典》第二条
[2] 《中华民法典》第三草案增加了打印、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增加规定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删除了现行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新的遗嘱形式让立遗嘱人的表达方式尽可能不受客观条件限制,也是民事活动更具活力的体现。条
大家感兴趣的
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
民法典婚姻编草案二审新变化
民法总则诞生,民法典时代即将到来
1反馈
分享到:
民法典几次编撰
【导读】民法典被誉为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要求以来,从立法机关到法律实务部门,从专家学者到公众,新历史上首部民法典的编纂,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民法典编纂热点问题:护航美好生活。五次编纂。这部具有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意愿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
法律依据:
条__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和经济秩序,适应特色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__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__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__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六条__民事主体“法典化有助于解决单行法律不全面、不系统、不协调等问题,解决顾此失彼的法律冲突。”王利明说,编纂民法典对司法机关来说,将提供全面、权威、系统的裁判规则;对公众来说,将指引和规范各种各样的民事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__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__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__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__处理民事,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__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照其规定。
民法典颁布的历程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民法典变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法律分析:1954年,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而停止。1979年11月,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2002年12月,第九届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2014年11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5年3月,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6年3月4日,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2017年3月15日,由中华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18年8月27日,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2019年6月25日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三次会议审议。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中华民法典》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和经济秩序,适应特色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处理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关于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的民情,使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制定本法。
民法典看点全解读
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存在的权利。1、物权编:明确居住权,业主与维修难题
草案物权编的一大亮点,是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代表对此表示,这一制度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在涉及房屋的债务追溯、银行拍卖等时,居住权的确立也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2、王利明表示,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后,立法机关做了大量工作,法学界、法律界积极建言献策、襄助立法。民法典各编都经过了常委会的审议、修改,目前,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已经成熟。编纂民法典是为民立法,把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的利益诉求,化地谋求的利益。期待民法典早日颁行,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人格权编:
加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关注与基因科研,人格权成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认为,这是民法典立法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强化对人格尊严的全面保护。草案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3、婚姻家庭编:
设立离婚冷静期,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这项制度适用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不涉及家庭等适用诉讼离婚的情况。
草案吸收司法解释规定,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将“有其他重大过错”增加规定为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 继承编:扩大遗赠扶养协议范围,增加新遗嘱形式
此外,为确保遗产得到妥善管理、顺利第五条__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分割,草案还增加规定了遗产管理人制度,更好维护继承人、债权人利益。
5、侵权编:高空抛物坠物难题,防止“自助行为”被滥用
在强化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同时,草案侵权编兼顾维护公共利益,为生活提供行为规范。
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草案多管齐下: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针对此类处理的主要困难是行为人难以确定的问题,强调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人;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类行为的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