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19、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前思考】
祖父的园子一等奖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
一、体现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梳理文脉,充分读书,品读一部分内容。
二、这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那神就是“自由”,“自然”的自由与“人”的自由。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你们最爱哪位家人?
一、导入
有位作家叫萧红,她最爱自己的祖父,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
1、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有二:(1)是标好小节号,(2)是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努力读正确课文,建议你先看看课后生字表。好,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开始!
2、词语教学(贴板书):
(1)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2)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3)韭菜谷穗倭瓜黄瓜
教学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下种”,明晰“蜂子、蚂蚱、倭瓜”意思。
(2)这三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你这么一概括倒引起我们的注意,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文中是否也围绕这三组词语来描述的?
三、再读
(1)齐读1-2自然段
(2)师生接读第3自然段,处理多音字“溜平”;1-2组读第4自然段,处理多音字“锄杆、当作”;3-4组读第5-10自然段;师读第11-12自然段,推敲“抛”与“扬”;科代表读第13自然段,处理“谎花”一词;齐读第14自然段。
刚才,我们借助词组朗读了课文,看见了祖父园子里许许多多的动植物,看见了小萧红和祖父在园子劳动的情景,请问你喜欢祖父的园子吗?好,咱们就走进祖父的园子,仔细瞧瞧,请大家自读第2自然段,自己常用的符号圈圈画画,思考:这是一座()的园子?用简洁的'词语写在书旁。
四、品读
(一)走进课文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1、美丽的园子(文本凸显了色彩美),2、样样都有的园子(文本凸显了昆虫的种类多)】
(二)祖父的这座园子是五彩缤纷的、迷人的,在《呼兰河传》里就记录着这座让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花园(板书),这个花园里不仅是动物的世界,也是植物的家园(板书),现在请你读读第13自然段,读完后,请你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感受。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五、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祖父的园子,发现大自然所有的动植物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自然的自由,你想想,课文里还有什么是自由的?【人的自由】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读到的自然的自由与明日读到的人的自由完美地协同起来。
就是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鲁迅先生评价她的文字是“力透纸背”,金庸读完《呼兰河传》,深恨自己未能见此才女。相信大家的褒奖一定能吸引你们,老师希望大家拥有并阅读《呼兰河传》。
【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1-2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园
3-12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乐园
13-14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家园
语文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灵气的语言。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活泼、富有灵气的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蜂飞蝶舞,黄瓜倭瓜自由生长;有一个女孩,淘气顽皮,古怪精灵,她和祖父在这园子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温馨的回忆深深地刻进了女孩的生命,终生难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3.指导读题
(1)如果这个园子是我和祖父共有的,怎么读?
(2)如果这个园子只属于祖父,又该怎么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默写本课三组词语
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2.出示三组词语,互相批改。
3.再认真读读这三组词语,想想为什么这样分类?
(按照昆虫、农作物、农活划分的)
4.根据这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小结:看来,以后我们在预习新课的时候,遇到生字词要画一画,会读会写了以后,如果有必要,再给它分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6.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土窝:下种留下的土坑。
溜平:本课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
倭瓜:南瓜的别称,北方人把长的'圆圆的小南瓜叫做倭瓜。
谎花:指不结果实的花。
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
7.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别读。
三、走进园子,感受特点。
1.过渡:浏览全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这些昆虫和庄稼?(2、13小节)
2.自由地读读这两个小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学生交流: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美丽的自由自在……
相机板书中心词: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3.学习第2自然段,默读,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想想这个园子的“丰富多彩”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交流: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1)出示第一句: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抓住“样样都有”。还会有什么?(蜗牛、蚯蚓、小甲虫)
总之,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这是“种类”上的样样都有。
指名读第一句。
(2)除了种类上的“样样都有”,还有什么也是“样样都有”的?
昆虫的颜色
出示: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白,这黄,这红,这金,这绿,多么绚丽多彩的颜色呀,想想怎样通过你的声音把这几种不同的颜色读出来呢?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这么多可爱的昆虫,色彩缤纷的昆虫,如果你就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怎样来介绍这个园子呢?带着怎样的语气?
配乐感情读第二小节。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红的自由和快乐,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受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对话的方法,初步感受文本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
2.读悟中领会“借物抒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还记得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
2.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
师:是啊!这园子里多姿多彩,样样都有,都是生机勃勃的!
(板书: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二、品读感悟
过渡:这个园子不但生机勃勃,而且充满自由。(板书:自由自在)哪一段告诉我们的呢?(第13自然段)
(一)感受园子里的自由(学习第13自然段)
第13自然段中哪一句概括了“自由自在”?对,这就是中心句。出示,有感情地读一读:
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7.鸟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
虫子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
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变化成诗的形式读: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
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找来读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些话虽然没有出现“自由”这个词,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由呢!而且这段话很特别,“愿意……就……”多次出现,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想挑战一下吗?(生自由读,背。)
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我们可以读得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羡慕不?让我们也来自由一番吧。
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指名说)这的确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啊!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
对呀!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
课文中就这样连用六个“愿意、就”,让我们感觉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让我们感受到到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引读)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指读板书:自由自在)
(二)感受萧红的自由与快乐(学习3-12自然段)
1.那么自由自在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有趣的场景。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汇报交流,相机补充。
【预设一】第3自然段
①关注内容:领略事情本身的有趣。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如尾巴一般跟随祖父,成了祖父的影子。
②关注形式:感知语言、句式的独特。
再来看看这段话,写得也比较有趣。试着读读看。
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
③“我”和祖父如影随形。“我”就像祖父的()。
祖父下种,我就——
我真是在下种吗?说话得有根据。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看看后面的内容,我们继续结合自己的批注交流。
④谁关注到了她的动作?
园子里的我不是在溜土窝,而是在。
瞎闹背后可是那份自由、那份快乐。你还关注了哪些词语?
(若没有人说到“踢飞”:一起关注这个词——踢飞)
踢飞的是,踢出的是。请你来读好这几句话朴实的语言,简单的句式,读来有趣。这就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预设二】第4-10自然段
①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菜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能吃的割掉了,不能吃的倒留着,这下可要饿肚子了。
②关注“爬““乱勾”。
③关注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想象着人物的表情,我们就能把对话读得有声有色。
【预设三】第11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这是萧红版的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啊。
关注文中连续用的4个“又”。
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自由)把这份自由、惬意,随心所欲读出来。
【预设三】第12自然段
(1)想象画面(2)指导朗读
关注动词“抢”“拼”“扬”“喊”。乱闹中扬出的是水滴,也是乐趣啊!
又听见了什么?“下雨了!下雨了!”
谁也来喊一喊?这一喊,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快乐地喊一喊。小女生一起来喊一喊。
一抢一拼,一扬一喊,把这份快乐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
(3)综上小结: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她是
(点击中心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是啊,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是快乐的。板书:充满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这一幅幅小萧红跟在祖父后面玩闹的画面,都让她感到快乐和自由,那么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她的?(祖父)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出示学习要求:
交流:拔下锄头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
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
教我认谷子——祖父很有耐心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
是呀,(引读)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花瓜、追蜻蜓时,祖父笑了。
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
小结: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的爱让作者怀念啊。(完成心形板书)
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去感受这份让萧红刻骨铭心的爱吧。
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是自由的,看到的景物就是自由的;心若是快乐的,看到的一切景物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借景抒情。萧红选择了典型的事例,用独特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作品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我和祖父一天里在园子里都做些什么呢?(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等。)
(二)趣事体乐
1、祖父在园子里劳作,我在园子里也在劳动吗?
从文中找出关于我在园子里的描写,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 ,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几句话,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抓住“瞎闹、乱勾、乱闹”三词体会作者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同学们,羡慕作者的生活吗?喜欢他的生活吗?喜欢、羡慕他的什么?板书自由、快乐的我。
对于我在园子里的举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后生评,相机指导。
2、祖父对我的顽皮举动是什么反映呢?
观察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语句,通过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宽容。
填一填:
当我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
当我 ,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
板书:宽容、慈爱的祖父
正是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我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三)借景抒情
文章中除了写我的自由,还写了什么也是自由的?
迅速浏览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齐读。
这一段作者怎样将事物的自由描写出来的呢?请先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动植物仿佛也变得具有灵性,生动活泼起来了。
指名有感情读。
出示: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山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我就是 ,我 。
学生练读,试读排比句。
引读: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倭瓜 ,黄瓜 ,玉米 。蝴蝶 。所以,作者说:一切 。
作者仅仅是想写景物的自由吗?他是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快乐、自由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爱园、乐园。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长大以后,历经了许多坎坷与不幸的萧红,常常会回忆起呼兰河城,因为这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出示:(师配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同学们,有别样的感受吗?课后,请同学们读读《呼兰河传》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读读本文,也许你会读出更多的感受。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读课题。在她的作品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边读边想像,而且会边读边思考,读出疑问。你们读这一段时有疑问吗?老师刚开始读到这儿时,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在写作文时总挑美丽的景色去写,为什么大作家萧红把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也写下来呢?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B、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韵味全出来了,不信咱们来配合读一读,你读愿意的部分,我读就的部分。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这些句子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很想读,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句式拓展朗读: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
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们看,作者认为不太好看的黄蝴蝶、白蝴蝶又出现了,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它若想要飞上天去,也……虫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谁说话,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平时我的中心句在句首或句末,这个在句中。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正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课文又是怎么表现我的自由的呢?默读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许多自由的画面。概括地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画面?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5.我真的是在拔草、铲地、浇水吗?(瞎闹)文中有几个特写镜头,你觉得哪个镜头最有趣,让你有一种想和她一起玩的冲动?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四、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五、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孩子们,走进《呼兰河传》,你会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读到不一样的滋味!
附:板书
自然之园
叙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之园
借物抒情
爱 之 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反思【2】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读记记“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3、让学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萧红”的图文资料简介
2、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
认读词语 分析这些词语
三、研读课文
(一)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园子的,快点儿找找看是哪几自然段?
1、自由读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请你写一两个认为恰当的词语,有的词语可能就藏在这几段话的字里行间。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读相关语句,说感受。
预设: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a、在我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b、园子里有些什么颜色?
c、她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带着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情?
(2)“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a、去掉“是”读读看,比较比较。“是”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A、在我的眼中,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B、你从哪儿感受到这份自由?(愿意……就…… 愿意……就……)
C、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
出示课件
D、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比一比谁的更自由。
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体会到这是一个 师引读( )的园子 根据板书引读
(二)学习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段落
1、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着,请同学们自由读4—15自然段,你觉得哪个镜头给你印象最深?
2、在园子里,我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这园子简直就是 (“我”的乐园)
3、介绍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寂寞…… 相机出示文字介绍(相机出示文字介绍)
4、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4—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5、因此萧红一直怀念这个园子,那么,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爱、温暖) 所以萧红在书中这样写道 (出示)
(三)升华
1、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
2、在《呼兰河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教学反思
《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运用拟人、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优美。欣赏这样的文章,对于成人是勾起了那平常不太想的一大串童年趣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好像一次野外踏青一样,体验了别样的生活,与自然好好地对了一次话。
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学,我的.定位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学生课外阅读。
1、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在上课前先向学生介绍作者萧以及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欲望,让学生产生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尔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在作者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课中,我始终围绕“这是一个()的园子”开展教学活动,寻求到了阅读的切入点,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去阅读去感悟,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阅读探究,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2、以文本为基点,适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我的教学中,一直有这样的教学期待。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我觉得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 本课教学我在课尾尝试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的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
有待改进的地方:
1、文中许多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遗憾的是由于文章太长,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去品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的有关语句上,后面没有时间去积累词语,训练学生说类似的词并用词说话,只能匆匆收场。
2、在学习体会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时光这些段落时,显得有些匆忙,文中我浇花却把水洒向空中,大声喊:“下雨喽,下雨喽!”,还有我跟着祖父去种菜,其实又捉蜻蜓,又玩蚂蚱等这些语句没有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一略带过。
3、体会“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这部分教学时间拖得有点长,如果这里节奏紧凑一点,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按照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续写融入自己的童年体验和感受,我想一篇篇生动的续写对于提升文本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再欣赏《呼兰河传》中的精彩描绘,对比之中找到了自身与作者的差距,顺势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积累,充实文笔,学生感受深刻。
罗云评价: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作品,写得至真至纯。短文以“爱”为核心,让“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听到,但杜老师的课我听过很多次,杜老师那种朴实自然的大家风度、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学技巧、教学艺术都是值得我长久学习和揣摩的。
这堂课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这是一堂感悟的语文课。
以读为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着重是培养学生“悟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理解中熏陶,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上,杜老师引领的方式有:
1、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理解。初读课文时,杜老师抛出问题:“想不想知道祖父的园子什么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如“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反复品读、感悟,读出个性,读出园子的自由。
3、情感中感悟。让我印象较深的是,在教学中,杜老师引导学生用心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通过读文概括出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这是一个香气扑鼻的园子、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二、这是一堂巧妙的语文课。
杜老师在教学环节上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善于以问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萧红对“园子”的怀念之“情”,对祖父的敬爱、想念之“情”,祖父对“我”的关爱之情。杜老师紧紧抓住这条情感线索,通过一个个连贯的问题,通过学生们的回答,这些情感渐渐清晰为同学们所理解,所感动。杜老师善于提问,而且逻辑性极强,看似“离题”,却是巧妙有章的。如读完词语之后,杜老师提问“这些词语跟园子有关系吗?你发现了什么?”杜老师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巧妙地把词语归类,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再如,在读自由的园子这一段落时,杜老师问:“有一个词语——“愿意……就……”用了很多次,不罗嗦吗?”通过比赛读、个别读,学生在读中自悟,再次让学生进一步正是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才更体现出园子的自由,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准确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置能大大推进教学的进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这是一堂训练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杜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杜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杜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而且,在教学中,杜老师看似平常的语句,却意味深长。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是充满语文气息的。如课中,杜老师要求学生读书“会读书,也会思考。”
四、这是一堂亲切的语文课。
整堂课,杜老师亲切自然的肢体语言,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无不给学生和听者一种愉悦的感受,印象深的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杜老师侧下身子认真倾听,偶尔的抚摸着学生的头,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这种无声的语言,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宽松、平等的环境下学习,课堂上精彩纷呈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了。
一点小小建议:
1、学生发言的面儿小,站起来发言的总是少数几个同学。
2、文中许多ABB的词语如“胖乎乎、圆滚滚、蓝悠悠”都很优美,体现了作者别样的情感,也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满心的快乐。可以在课堂上稍加点拨一下。
3、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延伸练笔:“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那棵大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按照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续写。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这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极有诗意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童年回忆画卷。
萧红以独特的视角描述着园子里的动物植物,用独特的文字描述园子里的事儿,一一陈列不显其枯燥,面面俱到不乏其趣味。其中的充满新意的拟人、比喻更是层出不穷,寄情于物又是妙趣横生。每个汉字都是那样普通,被萧红先生组合起来,却是令人口齿留香。同时,萧红先生观察园子的视角也是值得学习,在她的眼里,蝴蝶啊倭瓜啊明明做着那么普通的事,组合起来却是自由的,随意的。因此,我挖掘了本篇课文的写作意义,设计如下步骤:
一:落实语文要素,建立情感基调。
本单元课文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为要素,因此,基于预习,第一个任务:读课文,留意能够体会出作者情感的词句段,标记批注。
自主学习三分钟,小组讨论五分钟,抽号回答。
本环节中,沉入字里行间,抓住关键词句,充分地搭建措辞组句布段的方法。
二、落实写作思路,建立结构脉络
为搭建写作思路,学生迎接第二个任务:再读课文,萧红先生如何一步一步讲园中的事儿与物组合起来的。
自主学习三分钟,小组讨论五分钟,小组推选发言人发言汇报。
本环节中,建立基本的文章框架。
三、迁移训练!
第三个任务:充分发挥想象,如果自己有一个园子,可以做什么?会有什么?
自主思考三分钟,出口成章三分钟,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帮助修改。
以写的要求读文,学生们的目光聚焦表达,很多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也会一一浮现在学生眼前。以萧红先生的诗意语言熏陶出的表达也有一定进步,但想象太常规了,几乎在沿着萧红先生的步伐走着,没有创新。学生们有些缺乏农村生活的经验,我认为是限制想象力的一大因素。如何通过课堂为他们展现更有趣儿的田园生活是值得再思考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但文章字里行间祖父的爱,景物描写清新隽永的意境,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欢乐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想像体验,平等对话,从而触摸文字的温度,体会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新鲜、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字词,书写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萧红
1、 板书课题: 我和祖父的园子
(看老师板书课题,坐在底下的你们也不要闲着,可以用手比划比划,也可以和老师一起书空。“我”字要写紧凑一点,和字做部首时,第四笔捺要变成点,要学会谦让。父字的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一点才好看,子字是三笔写成,第二笔竖钩,钩要出。)
指导读题
好请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事情发生在哪里?生:发生在园子里。师:在园子下面加点,请同学们读出事情发生的地点,齐读——(手指课题)还知道了是写谁和谁的故事?生:我知道了是“我和祖父”的故事。师:我和祖父下加横线,请同学们读出事情中的人物,齐读——(手指课题)
2、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板书:萧红。你们在预习中知道有关萧红的哪些资料呢?(生读课后作家卡片上的内容)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关于萧红的资料,请同学们默读。按照你们的默读速度要求每分钟300字,这里有220字,大约需要50秒,开始!
3、读完你知道了什么?
《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吧。(请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再读之前,请看自读要求)
二、自读,走进园子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①、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有不懂的词语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一想意思。
②、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发现大家都读完了,放下书本,身体坐正)
2、检查自读:
⑴读准字音,联系课文或经验理解:
蜂子 蝴蝶 蚂蚱 蜻蜓
倭瓜 韭菜 谷穗 谎花
瞎闹 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2)读一读,注意读音: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注意“种”、“杆”读音)
指导“种”的读音和“杆”的读音。指名读句子。好的这两个多音字大家都读准了。杆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两种读音当它读gān时,表示较长的棍或类似的东西,读gǎn的时候表示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的部分,或者表示量词,现在你来联系上下文想想,这里应该读锄头gǎn,老师这儿准备了一组词(投影出示:旗杆 笔杆 电线杆 枪杆 锄头杆),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生:旗gān 笔gǎn 电线gān 枪gǎn 锄头杆gǎn
(3)指导写字。(这是本课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想挑战一下?推荐一位字写得最漂亮的同学上来板书,师评:很多时候,做好一件事,无非两个字,坚持!学贵有恒,)
(穗 )
(4)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你发现三组词有什么规律吗?(动物、植物、做什么事)
师:这些规律也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浏览课文,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分别是第2、13节和第3至12节。
(板书:景象 趣事 。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
三、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师导入: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在书上写批注。预设(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等)
2.师生交流,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生相机板书。
(预设:)
▲动物多:样样都有 蜂子 蜻蜓 蚂蚱 蝴蝶
▲颜色美:蝴蝶——黄、白、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圆圆、小球似的、不动了
3.总结: 萧红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到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生齐读板书的内容:生机勃勃、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同学们平时在描写景物时也要学习作者这样多方位的写法,让我们齐读第二小节,共同来感受这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生齐读。
过渡:文中还有一段对园子的描写,自由朗读,读着读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
(二)学习第十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3小节。(读一遍再读一遍)
2.学生找出中心句,是的,读着读着,我们就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教师引读、齐读。
3.是呀,一切都活了,你看,出示:“花开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4. 再次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都是自由的。
预设:“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也没有人管。”
多种方式指导朗读。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
(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我们也来学着这样的写法说两句,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人物。
“___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
6.是啊!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地读。读出自由的感觉。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景物上,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板书)。
7.配乐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祖父的园子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她为什么觉得这么自由呢?是谁给了她这份自由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萧红漫步园中,继续了解。
五、作业设计
1、熟练地书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19、 我和祖父的园子
萧红
景象 (借景抒情) 生机勃勃
趣事 多姿多彩 穗
自由自在
自由?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重点掌握“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2、13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初步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掌握“帽”字写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2、13自然段。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初步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萧红
课前谈话:播放《童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都经历过许多童年的趣事,说到童年,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讲述她的童年。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指导读题
( “我”字写紧凑,和字捺变点。父字撇捺要舒展,子字三笔写成功。)
2.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呢?请学生交流预习所得: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她为什么会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能读出感情来更好。
2. 检查字词
师:下面的几组词你会读吗?
▲词组一:蜂子 蝴蝶 蜻蜓 蚂蚱(强调蜂子、蚂蚱的轻声)
▲词组二:韭菜 谷穗 倭瓜 黄瓜(介绍倭瓜的意思)
▲词组三:拔草 铲地 下种 栽花(强调下种的读音)
师:你发现三组词有什么规律吗?(动物、植物、做什么事)
师:这些规律也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师:这里还有一个词(单独出示“草帽”生读),放在哪一组中比较合适?(生比较后发现都不是同一类的)那么我们把它放在这里:师在黑板上范写“草帽”,强调“帽”右上的写法。
三、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师导入:我、祖父、园子构成了多彩的生活,给萧红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记忆,令她难以忘怀。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简洁的词语写在书旁。预设(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等)
2.学生交流:(预设:)
▲动物多:样样都有 蜂子 蜻蜓 蚂蚱 蝴蝶
▲颜色美:蝴蝶——黄、白、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圆圆、小球似的、不动了
3.总结: 萧红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到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生说: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同学们平时在描写景物时也要学习这样多方位的写法,让我们齐读第二小节,共同来感受这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生齐读。
过渡:文中还有一段对园子的描写,听老师读一读,听着听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有一句话会浮现在你的脑海,请你划出来。
(二)学习第十三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13小节。
2.学生找出中心句,是的,读着读着,我们就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教师引读。
3.是呀,一切都活了,你看,出示:“花开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指导朗读。
4. 再次出示中心句“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都是自由的。
预设:“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也没有人管。”
多种方式指导朗读。
5.老师读这一段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文中一连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
(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灵动,很清新,字里行间扑腾着两个字——自由。) 我们也来学着这样的写法说两句,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人物。
“___愿意______就______,愿意______就______。”
6.是啊!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地读。读出自由的感觉。
7.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作者写园子的自由实际上是要写“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景物上,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板书)。
7.配乐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祖父的`园子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她为什么觉得这么自由呢?是谁给了她这份自由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萧红漫步园中,继续了解。
五、作业设计
1、熟练地书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借景抒情)
生机勃勃
自由 ? 多姿多彩
自由自在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作者想象的奇妙,鲜活的写法。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萧红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他的父亲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她的童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地挣扎过来。只有从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和祖父的园子。
二、初步感知课文
浏览全文,初进我和祖父的园子,这园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读后交流
三、深入了解,体会祖孙情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园子,看看园子是怎样的?
出示:……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指名读,抓色彩来体会作者描写的精妙,通过画面和音乐来渗透美感,通过朗读来表达。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仅有大自然的滋润,还有爷爷亲情的关爱,看看我是如何与爷爷形影相随的?
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采用男女生轮读的形式体会作者这样写法的精彩。
读第三自然段下半部分。
师:孩子在劳动中嬉戏,在嬉戏中劳动。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欢乐。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
师:你觉得“我”在祖父的后园里哪件事最有趣,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种小白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等事情有趣。
重点学习“狗尾草”事件,分角色读5——9自然段,品“抛”与“扔”之不同。
齐读10自然段。
师:我不仅从祖父那里得到快乐,还从祖父那里学到这么多知识。
4、学习课文第13、14自然段。
师: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我”在祖父的园子里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快乐?
如:“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
如: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如: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让学生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教师相机范读“活了”的一句话。
请学生分组朗读,说出这么读的理由,以便学生体会文中疑问代词的巧妙用法。
相继让学生区分副词“愿意”与“随意”的不同,知晓植物、昆虫的区别。
四、学生写话
园子中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自由飞舞;花儿、草儿、树儿、瓜儿,生机勃勃;蓝天、白云、清风,悠悠洒洒……我在这片乐土上放飞童心,无拘无束,自然的人性与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请你写几句简短的话,也来赞一赞祖父的园子。
几个学生交流。
五、教师总结:祖父的园子是是“我”的福地,是“我”童年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
六、推荐书目《呼兰河传》
板书:
18、我和祖父的园子
快乐
自由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