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你好:自我的定义就是自我决定的自由主体。泰勒曾命名为"点状主体",对于这种主体而言,人是在对于世界的出离中来解放自身,并获得自身的价值的。世界不是被视为人的家园,而是被视为一种阻碍着个人释放自身潜能的力量--一种非我。而自由也因此被视为从非我中的解脱。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个人的自由被视为个人自己的事情,一个人必须自我负责,自由主体被理解为自我决定、自我主宰的自律主体。这就是说,现代性意识设了自我与非我(他人和世界)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正是这种界限,构成了自己建立自己(自我定义或自我规定)的主体观念。与此相关的是,人从一开始就被构想为成熟的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人,而不是在与世界秩序的协调的活动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人可以在自己的纯粹内在性中找到完善自己的全部资源,这样一种完满自足的成熟主体,其实也是古典世界观中形而上学上帝的形象在人自身的一种移植。与此相反,古典世界观向来没有把人的自由理解为自律。对于古典思想而言,一个人与他人和世界的界限并不能被明确性地划定,我与非我的对峙是一个想的对峙。世界本身具有一种"自然"本性,事物内在的稳定与和谐表现为事物自己如此的秩序,它不需要经过人的特意的治理与改造就是如此的。一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和谐的自然秩序中,只有融入到自然或上帝的怀抱中,自由才不会仅仅出现于词语建构的世界中作为理念而存在,而是实实在在的,它本身就是存在。换言之,对于自然秩序的参与被视为走向自由的途径,也是自由的实在表现。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志。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_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_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_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于189O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自我认知”。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个人对自己是否悦纳的情绪。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等,可以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这三种形式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生理自我、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2009-05)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在1岁前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处于自我感觉阶段。【】:B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自我,到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对自己的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的认知,始于8个月,3岁左右基本成形。自我从3岁到13、14岁,能了解对自己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动。心理自我需要10年左右,从青春期到成年,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根据需求调控心理与行为,表现出主动2、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而理想自我又给现实自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力量,驱动着现实自我不断地改变和进步,这跟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比较。和的特点,强调自我价值与自我理想,发展了自尊和自信。
“自我”的定义?"急"!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角色的认知。人跟人的活法不同,自我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自我就是自己的一种感受
2019年03月24日 · 教育领域创作者没有来世,幸福就在人间.如果有足够的理由喜爱一项的事业的话,就有足够的理由做大做强.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幸福和回忆,这就是人生的定意.
(1)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生具有时间性。如自我评价发生在3~4岁,自我体验发生于4岁左右,自我控制发生的年龄为4~5岁。什么是自我概念
人的自我意识是从周围人们的期待与评价自己的过程中由主观体验而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他人积极的评价、期待和鼓励,会形成和深化个体对自己的积极判断和评价,从而增强进取的自信心;反之,他人、训斥的态度也会内化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降低其上进的信心。因此,父母应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的成败应表扬多于批评,奖励多于惩罚。这样可帮助孩子建立起完善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孩子经过努力仍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因此经常遭到训斥和指责,这样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我不行、我很笨、我不如别人”的自我概念,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因而减低了孩子的成就动机。1.概念
(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
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2.解释
关于
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
、知觉习惯自我意识即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包含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意志,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构建、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幼儿期,是意识的萌芽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时期。幼儿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经验以及外界对他的态度与评价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幼儿形成心理暗示,这些心理暗示将决定其形成什么样的自我概念即自我意识,也将成为以后个性发展的基础。所以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是幼儿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导向和架构。无论是个体动机手段的建立,还是个性的认识,情感、行为、意志的表现,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幼儿不仅需要塑造性教育,而且也存在着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性教育,因此,幼儿自我意识能否良好发展,直接影响幼儿在过程中良好个性的形成。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
,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3.这个分类比较容易懂
在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是个体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观点,是个体建立起来关于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即人们向往的自我。
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与此稍有不同的是,W.
却用Self(自我)来表示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做法也沿袭至今。
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心理学:解读“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廖湛兮
2019年04月28日 · 记者、主持人 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
要明白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我概念?
对自己的看法
而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会经历以下3个阶段:
1.生理自我
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形。
8个月的婴儿开始有自我躯体意识
2.自我
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按的期待调整自己
3.心理自我
这个阶段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状态,并根据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心理自我
自我概念的发展,会使个体逐渐脱离对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的特点;并开始强调自我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会发展出自尊和自信---这两个自我概念中的主要成分。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主要内容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莎沃森等人提出的学业自我概念结构。
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9.16】提高自我概念认知水平
(2)我国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首先是依从性评价,即根据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如3岁儿童在回答自己是好孩子的原因时说:“妈妈说我是好孩子。”然后,儿童开始根据某一个方面的行为对自己进行评价,进而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如4岁儿童从个别方面或局部评价自己,说自己是好孩子的原因是“我不”或“我帮老师收积木”,5岁儿童说“星期天我帮妈妈扫地、抹桌子、刷碗”,6岁儿童的自我评价表现出多面性,如“我是好孩子,客人来了我主动问好,我上课发言好,帮老师……”等。9.16打卡
1,主动的自我关注和自我探索。这构成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记日记。
2,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我。他人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与同龄小伙伴相比较,对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评价的过程也是发展自我概念的过程。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反馈模型——乔哈理窗,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我知道,我不知道,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两个维度,将我们人的内心世界划分为四个区域,即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开放区,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我不知道别人知道的盲区及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未知区。乔哈里窗揭示了自我觉察和自我开放及主动获取他人评价反馈,都能帮助我们探索和了解自我。
三,自我认识包含了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个体对自身心理意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及问题二: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第二,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自我概念的作用包括自我作用、自我解释作用、自我期望作用和自我成败归因作用。自己对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这三个方面。
四,对心理测量应该秉持的正确观点:测量结果只是对自我了解的一种辅助参考,不是盖棺而定的最终结论。
如何定义“自我概念”?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发展出自尊与自信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自我第四阶段(15~18个月),客体自我初步发展。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如自己的鼻子上的红点与镜像中的红鼻子的关系),对主体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客体自我得到初步发展。概念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学强调语言与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S.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尤其是自尊,涉及自我知觉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不喜欢自我中感知到的东西有关。正如心理学家M.谢里夫所说:"在许多方面,自我概念与ego(自我)是同义的,虽然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后一个术语,但学家则喜欢使用前一个术语"。
与此稍有不同的是,W.詹姆斯却用Self(自我)来表示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做法也沿袭至今。詹姆斯于189O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英国理论家C.H库利从自我和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和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1922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G.H.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我们所属的群体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们那样看待自己。这里,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人类特点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主格我"(作为自我的体验者)与"宾格我"(作为自我的被体验者)之间的对话,即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不论是在个体发生的水平上,还是在种系发生的水平上,这种概念化是随着语言的出现而出现的。语言要求我们承担与之交往的他人的角色,并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我们能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一般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与他人对自己的实际看法并不经常相符。这是由于我们设想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他人看法的设想不一定正确。
M.罗森堡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的、道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确定自己。
V.吉尔斯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系统之中。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涉及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身分,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归属的各种意义。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如各种角色、各种成员身分和各种范畴,又指个体显示的各种性格特征,别人根据一个行为者在特定背景中的行为举止将这些性格特征归属于该行为者。在吉尔斯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和文化系统。
本世纪4O年代,P.莱基和C.罗杰斯详细阐述了自我概念。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概念的知觉方面和自尊的评价性成分上。罗杰斯区分了作为实际感觉到的自我(真实自我)和作为理想中的自我(理想自我)。他认为两者都可以加以测定,是各有特点的有用概念。真实自我被置于略低于理想自我的地位,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异表示个体心理顺应指数。理想自我引起适当层次的自重和有关目的定向的乐观主义,并激发成就感和对的适应。这里,真实自我强调个人主观体验的心理重要性,所以与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经验主义相比,它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基本原理更相一致。
在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以往,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我表现的动力学,以及在自然主义的和实验的情境中的印象控制;特定的同一性的发展及其结果,包括性、种族群体、行为异常和年龄特征等;历史和结构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包括、经济萧条、文化变迁和组织的复杂性等;自我概念对结构和环境的影响,等等。
什么是自我概念?
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作为经验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第五阶段(18~24个月),客体自我形成。婴儿开始用言语标示出自我,如使用代词“我”、“你”来区别自己与他人,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时的儿童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照片中认识自己,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一,提高自我概念的认知水平有3种途径:存在的真实反映。投射自我(或称镜中自我)是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它与现实自我可能存在距,也就是说,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是有距的。
但是,投射自我对于现实自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总是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来形成自我概念的。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广泛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自我的动力结构角度把自我分为“主我”(自知的我)和“客我”(被知的我)。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儿童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化的目标就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自我也是“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因”。
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定义并不统一,一般说来,人格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和心理学家习惯于用自我,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使用自我意识这一术语。通常,将自我意识理解为是个体对自己的意识。把自我意识的结构划为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在具体研究中,自我意识的认知方面主要考察自我评价,情感方面主要考察自我体验,意志方面主要考察自我控制。
一、关于自我的研究
自从人类文化产生以来,自我就一直是哲学、文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19世纪末,由于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杰出工作,使自我正式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本人也对自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詹姆斯认为,自我包含着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两者统一于自我之中。遵循这一思路,自我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是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和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机制。客体自我是主体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体所认识到的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他人之间的作用中产生的,是主体通过客观反映和评价而认识的自我。客体自我体现为物质自我、自我、精神自我等。20世纪初,库利(C.Cooley)和米德(G.H.Mead)提出的“镜映自我”理论,即我们是通过接受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评价的,他人评价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精神分析学说对自我的研究功不可没。尽管自我这个概念本身在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中含义并不一致,但他们创立的自我心理学,对研究自我作出了杰出贡献。自20世纪60年代起,自我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心理学的不同分支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我。其中,心理学继承了库利、米德的观点,着重研究自我是如何在人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强调因素的作用。认知心理学基于结构主义的哲学观点,研究的焦点在主体方面。他们将自我看做一个主观的结构。这个结构有选择地、能动地修正个体所感知、储存和回忆的经验。认知学派的自我理论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以及自我结构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强调主体结构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作用。人格心理学将自我概念和自尊作为人格的变量,认为自我受特定的情景的影响,并对行为起调节作用。临床心理学家继承了新精神分析学派和现象学派的传统,并吸收了认知学派的思想,把主要兴趣放在自我的机能方面,如自我认知歪曲的机制和作用,自我在个体心理平衡和顺应中的作用,正常个体与适应不良个体在自作方面的异等。发展心理学家研究个体自我的发展,包括自我结构的发展过程和阶段特点,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如自我发展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文化对自我的影响等。不少发展心理学家还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各自的自我发展理论。如勒温(K.Lewin)的自我理论着眼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他认为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个体从盲目冲动到回避式被动应付环境,再到主动处理矛盾以达到目的。塞尔曼(R.Selman)以视角转换能力(即观点采择)的水平作为划分自我发展的标准。诺曼(G.Norman)吸收了塞尔曼观点的合理因素,形成一个自我的发展理论,认为每一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潜力和局限性,并且可能出现不同的发展结果。这一模式既适合于解释自我的正常发展,也适用于异常发展。哈特(P.Harter)的自我主体发展模式包含内容和结构的发展,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发展。卢文格(J.Loevinger)认为自我的发展既不是唯序列的,也不是唯类型的,而是两者兼备,于是提出了“发展的类型学”。可见,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自我的研究也是异彩纷呈的。
二、儿童早期自我认识的发展
刚出生的新生儿没有自我。他们的个发展任务是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主体自我先于客体自我而出现。一个实验向3个月的婴儿播放一段该婴儿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录像,结果发现婴儿对同伴录像的注视时间更长,表明3个月的婴儿能区分自己与他人。这是婴儿自我的萌芽。儿童在与和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如啼哭能引来母亲并得到安慰和满足,一个推拉的动作能引起玩具移动等,从而逐步学会将“我”与非我区分开来。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出现了客体性,儿童逐步形成一个不同于外部世界的主体的自我。
婴儿出生的第二年,客体自我开始出现。其标志表现在“点红鼻子实验”中。这是研究儿童自我发展的一项经典实验。实验者在88名3~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点一红点,然后观察他们照镜子时的反应,并对其中2名12个月的婴儿作研究。结果发现,15~24个月的婴儿会对着镜子观看自己的身体,并对着镜子触摸自己的鼻子。研究者认为,这是婴儿出现自我意识的自我认识的表现(Amsterdam, 1972)。
哈特总结了大家大量的研究,将婴儿自我认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主体自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是客体自我的发展。这一结论受到学术界的公认。
阶段(5~8个月),无我状态。婴儿对镜像感兴趣,但对自己的镜像或他人的镜像并不分化,说明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区别自己与他人。
第二阶段(9~12个月),初步的主体自我。婴儿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的动作,主动以自身动作与镜像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阶段(12~15个月),主体自我发展。婴儿能区分由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所作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有了明确分化,主体自我得到明显发展。
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形成,是婴儿与物理世界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妥善处理自己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如认识到人的态度、体验他人的情感、建立平等关系、共享经验、实验共同目标等。这对于一个生活在高度化条件下的个体是十分重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化的转折点,也是个性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韩进之对3~6岁的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做了大规模的研究。
在行为评价上,儿童主要是对外部行为作评价,还不能深入到内在品质的评价。只有6岁组中的少数儿童处于过渡状态,涉及一些内在品质,但不属于真正的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如一个6岁幼儿说自己是好孩子,因为“我不撒谎,上课坐得好,我不欺负小朋友”。
学前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评价的能力。4岁组72%的儿童开始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到了5~6岁,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当然,这时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依然不深刻,较笼统,不分化。
学前儿童基本上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身高,但尚不能概括地评价自己身体的好坏。4岁组儿童能从自己的饭量上评价自己身体的好坏。5岁组儿童能从自己的胖瘦来评价自己身体的好坏。6岁组儿童则能从自身的体力和健康情况来评价身体好坏。如认为自己身体好,是因为“有力气,能干活,跑得快”。这与儿童认知发展中概括水平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3)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情绪的体验,有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情感的自我体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同时,自我体验又容易受暗示。
儿童自我体验的不断深化表现为从与生理需要密切联系的愉快,向性体验诸如自尊、羞愧发展。3岁组儿童的愉快自我体验占23%左右,有羞愧感的儿童只占3%左右,6岁组97%儿童都具有愉和羞愧感。
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容易受的暗示,尤其是3岁组儿童,只有在的暗示下才会有羞愧感,如当问3岁儿童:“如果在游戏中违反游戏规则又被老师发现,觉得难为情吗?”有27%的3岁儿童给予肯定回答,但当实验者改用“你觉得怎样”的笼统提问,只有3%的3岁儿童有自我体验。5~6岁组儿童的暗示性异不大。
(4)我国学前儿童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3~4岁儿童的坚持性、自制力都较弱,只有到了5~6岁时,儿童才有一定的坚持力和自制力。5~6岁组女孩的控制力比男孩强。这可能与女孩心理成熟水平比男孩强的缘故。总的说来,水平都不高。国外有学者认为,3~4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与15~20年以后所测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之间有极显著相关,而且男孩的相关高于女孩,具有更大的预测性。这一现象可能表明男性的自控发展受内源性因素(如气质)影响较大,而女性受环境中的外源性因素影响较大。
家长如何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积累成功经验)
丛冬旭鼓励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呢?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多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期待和鼓励。
二、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功体验的多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经常成功,有的较多失败。西尔斯、勒温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的自我概念一般随成败的经验而提高或降低。因为成功时不自身的成就体验,而且伴随有周围的赞美、奖励等条件,这些体验会使孩子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相反,那些有较多失败经历的孩子,多次的失败挫伤了他们获取成功的积极性,加上因失败而伴随的批评、嘲笑和轻视等的体验,结果便使孩子丧失意志,成就动机偏低。因此,个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早期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完善其自我意识的重要源泉。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制定适宜的目标,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分享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不断的成功体验和父母的肯定对于孩子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的成败经验归因的指导也是完善孩子自我概念、提高成就动机的另一重要途径。按照韦纳的归因模型,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涉及自身的能力、付出的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运气的好坏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
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能力等,就会失去自信,从而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相反,将成功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就会增加对将来成功的期望,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三、激发孩子动力的三明治回应
三明治回应,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给自己的回应方式,这个美味的三明治共有三层。
找出至少三个可以肯定自己的地方,要明确具体是哪些细节做得好,包括自己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都可以充分肯定,让自己心里面感觉很舒服,这样会更乐于在未来把这些曾经做好的地方在未来再次做好。
第二层,我如何在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做?
不说自己这一次哪里做得不好或做错了,而是用正面语言,说我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提升、需要提升的地方,想清楚具体怎样做可以保证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第三层,总体给这一次自己的表现下莎沃森等人提出的学业自我概念结构一个正面的定义
比如说,总体来说,我这一次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或总体来说,我今天还是很成功的!
注意: 步的肯定和第二步的提升,至少是三比一的比例,肯定三点以上,才找一点可以在未来提升的,这个是潜意识最能接受的方式。在催眠里,这叫做三带一法则,就是说每给出对方一个正面前,至少要给三个对方能接受的肯定(或是说三句对方一定能接受认同的话),这样人的潜意识才更乐于接受你的。
到了一步,总体下一个定义后,整个人已经充满正面能量,对刚才想到的那件事也开始充满了正面的感觉,更愿意越做越好了!
举例:今天我与孩子的沟通(针对具体的三明治回应)
三明治回应步:首先,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是主动的,心态很平和,语气也很温柔,这一点我做得很好! 第二,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个孩子心情很好的时机,孩子很乐于在这个时候和我说心里话! 第三,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先肯定了他这几天他做得好的几个地方,因此孩子和我沟通时很开心,和我聊了很多他内心的想法,我非常开心!(这就是肯定自己三点具体的行为了,自我肯定过后自己已经很开心了,再进入第二步)
三明治回应第二步:今天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发现当孩子有情绪困扰时,我还需要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今天晚上要认真复习《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这篇文章,明天把这篇文章里面EQ型处理他人情绪的方法打印出来,让我可以多多复习和练习。对了,我还可以多看几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和《非沟通》这两本书,把里面的练习都练熟,从今天开始,每天我要拿出30分钟看这两本书,平时多多思考如何用这样的话来与孩子沟通。(这样我要提升的这一点,就已经有了很具体的行动来保证了!然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
三明治回应第三步:总体来说,我今天与孩子的沟通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孩子的帮助越来越大了!我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家长,加油!
相信这样的三个步骤下来,你已经对自己未来做好这件事更信心了吧,而且一想到与孩子沟通,已经开始有很多正面的感觉了。经常这样给自己三明治回应,很自然的,不但孩子更乐于与你沟通,你也会更愿意与孩子沟通,也更乐于不断在这方面提升自己,让自己越做越好!
批评否定不会使人进步,只会让人停下原来的脚步。很多人给自己的回应总是批评否定式的,结果造成自己不知不觉中把很多负面的感觉和自己做的事联系到了一起。一想到那些事,就有很多负面的感觉冒出来,不想去面对那些事情了,这样又怎会让事情越来越好呢?
若想让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有热情,并且能不断地自我超越,越做越好,就要用正面的语言来自己,每一次肯定,都会强化那些被肯定的行为,同时把一些正面的感觉唤醒,这时正面的感觉与那些被肯定的行为在脑神经网络里面就结合在一起了,然后带着这种正面的感觉和状态,再自己想象一下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样也把想到的更好的做法(让自己提升的行动)和这些正面的感觉结合在一起了。
人的本性就是喜欢重复正面的感觉,尽量避开负面的感觉,加之人总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所以,这样的一个,再加上第三步,给自己这次的表现一个正面的定义,再次总体肯定一下自己,已经让你内在有了一份冲动,想要继续做这件事,期望并相信自己可以在下一次把它做得更好!
自我意识是儿童对自己的生理、个性和价值观等等身心特征的全面认知、体验和调节。3~6岁儿童处于他律阶段,即外界权威的看法、评价和期望会极大地影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中要让儿童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积极态度与期望。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来创设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环境。首先,真正树立尊重儿童的意识,包容儿童不同的个性特质。每个儿童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质,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特有的个性倾向。以心理学的观点 婴儿出生时就具有先天的气质类型,有的安静,有的敏感,这些特征很难因环境和后天教育发生改变,并成为儿童个性倾向的基础。如果以强硬的方式遥迫儿童改变某些先天的气质,那么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困扰。其实,人的性格特征无所谓好坏,只是适合于不同的环境而已。以内向和外向为例,许多教师认为活泼开朗的外向孩子更好,因此会对那些羞涩的内向型孩子循循善诱,让他们变得活泼外向起来。而内向的孩子会因为自己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变得自信心不足。其实许多天才,在其童年期大多有孤独内向的表现,也许正是这份离世的清醒,让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与思考,造就了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以学的观点,正是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环境,才会形成性分工。每种个性都能在中找到它的定位,并没有一种个性特质凌驾于其他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我意识即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包含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意志,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构建、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应为培养幼儿良好自我意识创造好环境,用正确榜样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培养幼儿自我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作用于儿童精神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情感的环境,也就是人类关系中整个情绪领域。”教师应善于了解幼儿的不同行为和心理特征,知道自己在幼儿良好自我意识形成中的作用,意义。并通过教师积极评价、教师幼儿互动、善于、发展幼儿个性特点等多种方式、途径对幼儿进行培养,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
自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从会叫妈妈起,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分别如下: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②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心理学的自我概念
幼儿教师自我意识培养它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认识活动,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认知、能力、态度、兴趣、人格等)以及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个体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
层:我今天哪里做得好?1、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个人在活动中觉察到的“主动的我”,主我是感受者,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经验的主体;
客我:表示人们对自己的各种看法,是主我所感知的主体活动及身心活动。
例如:我为我的表现感到骄傲,我感到我一无是处。
前者的我是主我,是个人主体的纯粹经验;后者的我就是客我,是指经验的内容,是被主我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
2、物质我、精神我、我
(1)物质我是个体对自己躯体以及外部世界中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的反映,如亲人、财产、家庭环境等,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物质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美貌、物质财富的追求和满足。
(2)精神我是个体内心自我,包括个体感知到的自己的性格、能力、情绪、兴趣、动机等。精神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能力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信仰,并使得个体根据主客观需要,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3)我指对他人心目中的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誉、受人尊敬、接纳程度的意识,即个体所感知到的自己的形象。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好名声、荣誉、希望自己如同一样人见人爱。
其中物质我是基础,我高于物质我,精神我则在层。
3、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选择理想自我,例如一个自卑的现实自我想要成为一个自信的理想自我。
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比较接近时,个体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当理想自我和现实最早从自身存在体验这一角度论述自我概念的是17世纪哲学家 L.笛卡尔,他用"Cognito"这一词描述自我概念,意指"自身存在意识",并把它作为人类存在的核心。自我的距离如鸿沟时,使得现实自我的价值得不到承认,导致个体产生沮丧、失望、抑郁等心理内耗。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好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培养积极客观的理性自我,了解和悦纳现实自我,才能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状态,拥有幸福和成功。
青年期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自我概念也称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他自己各方面认识和观念的总和,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觉知。1. 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主动自我关注和自我探索是构成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我”意识始终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2. 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他们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并能够综合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他们更注重老师、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来自周围的这些重要人员的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应着力指导孩子在成功时作能力归因,在失败时则归因于可控制因素,如自身努力不够、方法不合适等。通过反复训练,来增强和保持孩子对将来成功的期望,提高行为的积极性。积极或消极评价,会激起他们强烈情感反应,也会巩固、增强或者动摇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这些评价是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3. 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并与这些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加深对其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