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和太阳有关的名词解释关于地理滴..黑子 耀斑 日珥 太阳风 磁暴?
楼主你好
等离子体的名词解释(何谓等离子体?)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摄氏度.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太阳耀斑(Solar flare)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2012年7月6日,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观测到夏季以来的第一场X级太阳耀斑
日珥 (solar prominence)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
太阳风 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太阳磁暴 是指当太阳表面活动旺盛,特别是在太阳黑子极大期时,太阳表面的闪焰爆发次数也会增加,闪焰爆发时会辐射出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及高能量的质子和电子束,2,
什么是电晕放电,什么是辉光放电,两者有何不同
(1)电晕放电。电晕放电又称低频放电,它是指在大气压条件(空气介质和通常的气压)下产生的弱电流放电。它是一种高电场强度、高气压(1个大气压)和低离子密度的低温等离子体。
恒星名词解释
恒星是一种由发光球体的等离子体,通过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夜间,从地球上肉眼可以看到许多其他恒星,由于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远,因此它们在天空中显示为多个固定的发光点。从历史上看,最杰出的恒星被分为星座和星空,其中最亮的星获得了适当的名称。天文学家已经汇编了星表,以识别已知星并提供标准化星恒星称号。该观测宇宙包含估计1 × 10 颗恒星,但大多数恒星从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包括我们银河系之外的所有恒星,银河系。对于至少其生活的一部分,星形闪耀由于热核聚变的氢进入氦在其核心,释放能量横穿恒星的内部,然后辐射到太空。在恒星的一生中,几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都是由恒星的核合成产生的,而对于某些恒星,其爆炸时是由超新星的核合成产生的。恒星在寿命快要结束时,也可能包含退化的物质。天文学家可以确定质量,年龄,金属性(化学成分)和恒星的许多其他特性,分别观察恒星在太空中的运动,其光度和光谱。恒星的总质量是决定恒星演化和最终命运的主要因素。恒星的其他特征(包括直径和温度)会在其生命周期内发生变化,而恒星的环境会影响其旋转和运动。绘制许多恒星的温度与其亮度的关系图可得出一个称为赫兹普劳–拉塞尔图。在该图上绘制特定的恒星可以确定该恒星的年龄和演化状态。
发射光谱名词解释
发射光谱是一种分析物质化学元素的方法,也是一种检测物质成分的方法。它通过将物质放置在高温或电极激发的等离子体中,发射出一系列谱线,从中可以推测得到物质组成成分。
发射光谱技术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对许多物质进行组成分析。在实验中,物质的样品被置于高温等离子体中,原子被激发后,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谱线。这些谱线可以测量和记录下来,从而得出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而推测出该物质的化学组成。
发射光谱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析结果精确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环保检测、工业生产等领域。在现代科技中,发射光谱技术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高精度的分析手段。
pst杀菌作用原理
通过高频信号使得等离子静电场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等离子体,对经过等离子静电场时带负电细菌被分解击破。
新的机理是重复三次完成以确保杀菌效果,以每次0.1秒的时间迅速完成以杀菌过程,确保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免受空气中细菌二次污染,防止菌落总数超标,延长保质期。
名词解释: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应用范围仅限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ARTP诱变系统的名词解释
ARTP是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的简称,能够在大气压下产生温度在25-40 °C之间的、具有高活性粒子(包括处于激发态的氦原子、氧原子、氮原子、OH自由基等)浓度的等离子体射流。
波谱解析名词解释
波谱解析是基于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或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发生的信号变化来测定物质的性质、含量和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
波谱解析包含三个过程: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产生被检测信号。
以任何一种形式展示电磁辐射强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叫做波谱。通过射频或微波电磁场与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研究物质的性态、结构和运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简称波谱学。
研究对象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凝聚态,也可以是中子、质子、电子、原子核和等离子体。实验观测既可在稳定状态,也可以在动态甚至在短暂的瞬态进行。波谱频率范围在109~1011赫兹。
20世纪30年代以前,原子物理学的光谱学实验主要在可见光波段进行,以测量波长为主,测量光谱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的准确度不高,测量分子光谱的准确度也不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子学和微波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探测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实验技术也有了革新。
微波波谱学以测量频率为主,利用振荡器、磁控管、调速管等产生单频微波,通过平行金属线、同轴线或波导管透过含有被分析物质的共振腔,探测物质在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下所造成的辐射衰减响应。利用微波波谱方法,准确测定了一些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兰姆移位、电子和μ子的反常磁矩,分子键长等等。
微波波谱学的发展,导致微波量子放大的出现、激光的问世、原子钟的发明和频率基准的建立,开辟了量子电子学这一新兴科学。频率的准确测量导致物理常量准确度大幅度提高,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