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的很完整,晚生甘拜下风,楼主大可放心采纳
元朝泰州属于哪里_元朝泰定年间
辽阳行省 岭北行省————(靠北冰洋) 甘肃行省 宣政院辖地(西藏) 陕西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中书省 江浙行省 四川行省 湖广行省(分两块) 江西行省 云南行省
属国有察合台汗国 高丽 越南
现在的泰州市包括四市两区,那么原来的泰州有哪?
分类: 地区 >> 江苏 >> 泰州市
问题描述:
现在的泰州市包括四市两区,那么原来的泰州有哪些地方?“泰州”为何得此名呢?有和含义?
解析:
原来的泰州为现在的海陵区。泰州的得名和含义见下面得介绍就知道了。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一块鲜为人知的税务告示牌,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年任江苏巡抚时在泰州所立,据《泰州地方志》记载,这里还拥有一座我国古代唯一以“税务”二字命名的桥梁,叫“税务桥”,有用“税”字命名的街巷。不仅如此,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以“税务”命名的居委会,用“税务”命名的商店,如税务烧饼店、税务包店、税务超市、税务小吃等等,江苏泰州这一独特的税文化,犹如我国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泰州,古称海陵,地处江苏腹部,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门户,自古就与“税”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州地名的由来就与税赋有关。
据史书记载,我国的税赋最早始于夏周时期,当时对商人征收“关市之赋”,对打渔和狩猎者征收“山泽之赋”。
春秋时期,鲁国率先开始对土地实行按亩征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初税亩”,自此,田赋成了中国古代税收的主要形式。
到了公元425年我国开始征收盐税,历史上泰州盐税十分丰富。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黄海之滨建立了海陵粮仓,又利用临海之便利,建立了沿海盐场,煮海水为盐,致使当时吴国国力十分强盛,海陵之盛名也由此开始。并且以“富有红粟,鱼盐之利,驰名远近”,被誉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当时的泰州南靠长江,东临黄海,包括大丰、东台和南通等地,地域辽阔,盐场众多,盐税资源十分丰富。从唐朝开始泰州就成为当时全国十大盐税征集地之一。
据《两淮盐法志》记载,当时全国的税收,盐赋占到50%,而泰州的盐赋又占到全国盐赋总量的50%,可见当时泰州的盐税之多。
相传,公元838年,来我国求法的日本圆仁和尚一行在泰州境内沿运盐河航行途中,见到纳税的盐船首尾相连,成群结队,连绵数十里,惊讶得不敢置信。
据马令《南唐书》中记载,南唐开国之初“供亿公费,不知限极,烈主喜之,以海陵为泰州”。即由于泰州上缴国家的盐税很多,又是苏北地区的水陆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将海陵由县升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来。当时的海陵县令褚仁规升为泰州刺史。
到北宋时,泰州已发展成一个以盐、粮集散为主的内河港口城市;元朝末年,朱元璋开挖南官河,引长江之水直达泰州南门城下,一时百谷汇聚,鱼盐荟萃,商贾云集。至明朝洪武年间,泰州两淮都转盐运司署为全国六个运司中最大的一个,所属泰州、淮安、通州三个分司中,又以泰州产量为最多,当时泰州分司有富安、安丰、东台、河垛、丁溪、草埝、伍佑、新兴、庙湾、刘庄等11个盐场,最高年产盐达五十多万吨,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经济发展,为泰州的税文化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南人。
按照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九中的记载:“汉人南人之分,以宋金疆域为断,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为南人,河南省唯江北淮南诸路为南人。”
而按照元史记载,元代的“河南省江北淮南诸路”为淮西江北道、江北淮东道、山南江北道三道。
淮西江北道包括庐州路(含和州、无为州、六安州)、安丰路(含濠州)、安庆路
江北淮东道包括扬州路(含真州、滁州、泰州、通州、崇明州)、淮安路(含海州、泗州、安东州)、高邮府。
山南江北道包括中兴路、峡州路、安陆府、沔阳府、荆门州、德安府(含随州)。
也就是说今天江苏省除徐州市和宿迁市区之外的全部地区、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为“南人”。
剩下地区为“汉人”区。
所以泰州是“南人”区。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24,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张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张姓简介
张姓主要源于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其得姓始祖为张挥。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张姓源出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 天下 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 三国 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得姓始祖
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 历史 。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 脑筋 。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张姓迁徙分布
《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张氏还有一支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的。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字张侯,其后以祖父字为姓,从此晋国世代有张姓。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张姓人口也随之分散於三个诸侯国。这两种说法都为张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说明。一是张姓历史久远,为中国最早产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当受重视。在原始氏族社会,狩猎为人们谋生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当时,少的东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东半岛、苏北与江淮之间广大地区;相传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后裔。二是张姓分布很广,晋国有此姓,随着三家分晋又遍及赵、韩、魏三国,即今华北、中原广大地区。还有不少人被赐姓改姓张;如三国时诸葛亮就赐龙佑那为张姓;曹魏大将张辽,原生聂,后改姓张。非汉族人改姓张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张皇堡,便以张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汉姓者,往往择汉人大姓改之,也为张姓扩充了人口。据记载,晋代有中原张氏迁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后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挢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张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汉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数民族。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 传说 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张姓姓氏 文化
郡望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堂号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著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惇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徵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张姓家族名人
张仪(前?~309)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前 186)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果老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 书法 家,以 草书 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1321~1367)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 太极拳 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 军事 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 政治 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清代直隶南皮人。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张大千(Chang Dai-Chien),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 书法家 。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衔陆军,追授二级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代农民进行的反抗并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动荡。元朝政府横征暴敛,土地高度集中,社会经济衰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十一年,民间秘密团体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利用政府征发农夫15万人修治黄河,农夫不堪元官吏的欺凌和沉重的劳役的情绪,进行反抗元朝的组织活动。由于消息走漏,韩山童被俘遇害,刘福通逃回颍州(今安徽阜阳),五月,刘福通率众起义,以红巾裹头,称红巾军。尔后率部西进河南相继攻克项城(今河南项城南)、罗山(今河南罗山)、真阳(今河南正阳)等地,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在刘福通起义的影响下,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了人民的反元斗争,其中主要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赵均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的郭子兴、孙德崖:湘汉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马;蕲(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冈)的彭莹玉、徐寿辉等,均属红巾军系统,诸多起义军中以北方刘福通,南方徐寿辉两支为最强。这两支起义军的发展,将元统治区切成两段,使南北隔绝,有力的打击了元朝的统治。除此之外,还有张士诚起义军。
刘福通所部起义军在河南取胜的同时,徐寿辉将所部兵分两路,一路逆江而上,攻克武昌(今湖北武昌)(参见武昌之战)、江陵(今湖北江陵)等地;一路则顺江而下,攻取长江中下游一些州县后,进军福建和浙西。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镇杭州路(今浙江杭州)。与此同时,李二所部义军占领了徐州及周围一些州县,将元朝赖以南北联系的主动脉切断。起义军节节胜利,使元廷为之震动,急遣丞相脱脱率大军南下,击败李二部,复占徐州,打开了南北通道,并乘势集江南数省元军再克杭州路,尔后对起义军展开全面反攻。在元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节节败退,徐寿辉部被迫退出长江中、下游,活动于湖泊和山区。刘福通虽仍立足于河南,但限于极小地区之内。起义斗争转入低潮。为彻底消灭起义军,元廷又于十四年派脱脱统兵40万,向淮东张士诚部发动进攻,张士诚仅率数千人坚守高邮(今江苏高邮)一个多月,脱脱率40万大军师老无功,顿兵城下。元顺帝听信谗言,临阵易将,罢免了脱脱的指挥权,使元军军心涣散,士无斗志。为张士诚所乘,夺取整个淮东地区后,南渡长江,进占浙西(今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大部。其它各地起义军亦趁机造势,主动出击,徐寿辉部重新占领了湖广、江西大部;郭子兴部将朱元璋率一部南渡长江(参见渡江之战),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等地(参见集庆之战),并占领了江东和浙东大部。经三年激战,元军主力受重创,丧失了军事优势。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奠都毫州(今安徽毫县),改元龙凤。尔后刘福通率部相继攻占邓(今河南邓县)、许(今河南许昌)等州,势力益增,众至三十余万。十七年(1357年)六月,刘福通以河南为基地,分兵三路北上伐元;西路军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领下进军关中,陷兴元(今陕西汉中)入凤翔(今属陕西),直逼长安(今陕西西安)(参见陕西之战),受阻后,兵分两路,一路转入四川,一路西进攻取灵武(今宁夏灵武);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等率领下转战于河北、山东等地,并一度攻保定,威胁大都(今北京),后由大同(今山西大同)转战塞外,于十八年底攻克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旋转战辽东,攻克辽阳(今辽宁辽阳),东入高丽;东路军由毛贵率领下由山东北上,直逼大都,威震京师,后恐孤军深入,退回山东。此次北伐虽由于战略不明确,各部协调不够,未能推翻元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刘福通攻占了汴梁(今河南开封),控制了中原及北方诸多地区,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基础。
元军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损失惨重。为与起义军相抗衡,元廷重新组织军事力量,除元朝军队外,注重对民间地主武装的使用,尤其是对镇压起义军有功的军队将领和地主武装首领,进行迅速提拔。元廷这一新的军事措施,使北方起义军陷入被动局面。在新的形势下,刘福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依然分兵出击,至兵分势寡,加之起义军将领之间互相残杀,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给元军以可乘之机。孛罗帖木儿围剿山西北部及塞外起义军,十九年,察罕帖木儿攻陷宋政权都城汴梁,刘福通、韩林儿顽强抗击后,突围南走安丰(今安徽寿县)。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儿遇刺死后,扩廓帖木儿继为统帅,率军继续镇压山东境内的起义军,未几,山东境内起义军即被镇压下去(参见元镇压红巾军山东之战),河南全境和山东大部又陷入元军手中。黄河以北的起义斗争再次转入低潮。元统治集团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内部矛盾加深,新兴的将领拥兵自重,互相吞并,从而更加激化了元朝内部的矛盾,北方出现了军阀连年混战的局面。
在北方军阀连年混战的同时,南方各起义军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各政权割据的局面。朱元璋占据集庆后改集庆为应天府,但四面受敌,东有元将定定扼守镇江,东南有张士诚占有平江(今江苏苏州)、常州(今江苏常州)和浙西地区,东北有地主武装青衣军张明鉴占据扬州(今属江苏),南面有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屯徽州(今安徽歙县),西面有徐寿辉占有池州(今安徽贵池)。为解决来自诸多方面的危胁,朱元璋先后派兵攻占了镇江、广德(今安徽广德)、长兴(今浙江长兴)、江阴(今江苏江阴),使势力范围得到了扩展与巩固。尔后集中力量打击孤立无援的浙东元军。为巩固占领区和继续发展壮大势力,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策,经四、五年的努力和准备便开始进行统一江南的作战。朱元璋根据当时形势和自己处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势力之间的处境,制定了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方针。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汉,改元大义。是月初五,陈友谅率l0余万大军顺江而下攻应天,朱元璋采取诱敌深入之策,以伏兵击败陈友谅(参见安庆、江州之战)。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派吕珍围攻安丰,安丰粮尽援绝,刘福通战死,朱元璋闻讯率部往援。三月,朱元璋渡江,三战三捷,解安丰之围。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得讯后,于七月初六,亲率舟师号称20万往救洪都。两军会战于鄱阳湖上,朱元璋军采用火攻,陈友谅兵败身亡,主力伤亡殆尽(参见鄱阳湖之战)。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克武昌,陈理投降,陈友谅的大汉政权灭亡(参见武昌之战)。朱元璋攻取武昌后,旋又攻占襄阳(今湖北襄樊)等汉水流域和要点,全部控制了长江中游。为稳定江汉局势,又与四川明玉珍通好。然后转兵东向攻张士诚。朱元璋根据张士诚占领区南北狭长,中隔长江,南北兵力应援不便等弱点,制定了“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明太祖实录》卷十八)的战略方针。二十五年十月,徐达、常遇春率水步骑军,水陆并进,进攻淮东(参见两淮之战)。朱军进展顺利,迅速占领泰州(今江苏泰州市)、高邮、徐州等地,从而占领全部淮东,完成其攻取淮东剪其羽翼的作战步骤。二十六年八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先后攻克湖州(今浙江吴兴)(参见湖州之战)、杭州等重镇,对平江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围之势。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参见平江之战)。在这种形势下,浙东方国珍被迫向朱元璋请降,朱元璋基本上统一了江南后,决定南征北伐同时并进,以北方为进攻重点,开始了北上伐元的战争。
元末政治动荡,各地动乱时起,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各地义兵纷涌而起,他们为朝廷、为族人,自募民兵抵抗反军,他们有熟悉地理环境的先天优势,加上为乡为家奋斗的理念下,常能发挥精强的战斗能力。本文所讨论者,即是元末动乱时,义兵抵抗反乱军的活动。根据本文研究,吾人可知义兵的兴起与官军作战之不力具有相当关系,为了弭补官军之不足,元廷便希望藉由募兵来解决艰苦的作战环境。而地方人士之所以受募成为义兵,其因有保家卫乡、忠义观念以及求功名利禄三者。尤其是保家卫乡更是民间人士自组义兵的重要关键,甚至凌驾了对元廷的忠节。其次,在义兵的组成方面,民兵的来源众多,造成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至於义兵统领的身分大致分为官方与民间人士。官方的义兵统领多由地方官充任,民间的义兵统领则不外乎富豪大族、士大夫、僧道人士,以及一些士卒平民,他们之中不全然是有财有势的地主阶级。在义兵的经费来源方面,其组织经费多出自富家大族的捐输,义兵将领的个人家财,与官方的支援。第三,义兵在元末动乱中的表现,有正面也有负面。正面者,如保家卫乡,抵御外侮,进而协助官军剿灭敌寇。而负面表现,则是劫掠地方,甚至据地称王、献地投敌。然而随著高邮之战的落幕,义兵逐渐趋向负面作为。究其因,高邮之战不只拯救了张士诚政权,也间接让各地红巾势力再度复苏,这一败元廷威信受到极大伤害。更重要的是,元廷兵败后,竟陷入严重的内斗中,致使朝政混乱,甚至援引外军作为政治资本。恶斗的结果,使义兵在无官方奥援的情况下,遭受反元势力的攻击,只能投降敌军。此外,赏罚不公、部分官员的举止失措、朝廷对义兵的猜忌、无法有效掌控义兵、义兵对久战的厌恶,以及割据群雄的两面手法,都破坏了义兵对元朝政府的向心,也是拥元义兵逐渐消逝的原因。
张士诚在泰州起兵反元后,向北进军,没费多大劲便把高邮打了下来。这时,元廷派遣李齐来高邮招安。张士诚拒绝招安,把李齐杀死,据地称王。张士诚刚刚称王不久,元廷即于至正十四年(1354 年)二月和六月,先后令淮南省平章苟儿三道、达识帖睦尔来攻打,结果都大败而归。张士诚突起于高邮,使元朝南北联系梗塞,两淮地区局势为之一变。元廷深为震恐,于是命丞相脱脱亲率元军,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 年)九月来攻高邮。脱脱被授权总制诸王和各省军马,还调来西域、西番各族军助战,号称百万大军,“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脱脱传》)。将高邮城团团围住,经40 余天,兵力损失大半,始终未能破城。张士诚军长时间被困,困难很多,“城中几不支,日议附降”,但张士诚“又恐罪在不赦”,不敢投降。正当高邮城危在旦夕之时,元廷长期以来的结党相争又一次爆发,一部分官僚贵族以“劳师费财、坐视寇盗”为名攻击脱脱,顺帝下令罢免其官爵,改由河南行省平章太不花、中书平章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一同总兵。十二月,诏令下到军中,这种临阵换将的做法,使元军不战自乱。从各地调来的百万元军一时纷纷散去,有的军士还倒戈加入红巾军,于是高邮之围遂解。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转折点,元朝从此丧失了对起义军的军事优势。
最艰苦的战役——高邮之战
作者:当年明月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张士诚起兵后,连续攻占泰州、兴化等地,在高邮建都,称诚王,国号大周,以天佑为纪年。
现在看来,这个天佑的名字实在是取得好。
张士诚的王位还没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来了,其实元朝的官员们也是认死理的,谁称王就去打谁,要是碰到个埋头造反不称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朱元璋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元朝名臣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注意,这个是实数)攻击高邮,所谓“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此时私盐贩子张士诚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当时很多人都建议放弃高邮,张士诚考虑良久,说出了一句话:“我们还能去哪里呢”
是啊,还能去哪里呢
死也要死在这里!
元军用各种武器攻城,包括多种火炮,张士诚和他的两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就在城楼上坚守,所有的将士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这些起义者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壮!
于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邮就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万元军三个月,这就是敢于拚命的力量。
正在高邮即将被攻下时,元朝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以往的史书中,我们总是看到很多奸臣,这些人只顾自己不顾国家,是大家痛恨的对象,比如秦侩,比如贾似道,总是在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坏了国家大事。事实证明,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奸臣,也会来这么一手。
之后的内容就是俗套了,小人向皇帝进谗言,皇帝担心外面的将军造反,限令立刻回来,于是脱脱撤离了高邮,他挽救元王朝的努力也就这么付之东流。
关键时候有天佑,名字固然取得好,但如果不能坚持那三个月,也不会有最后的胜利,所以决定张士诚命运的不是好的年号,而是他的勇气。
此战之后,张士诚名扬天下,他再接再厉,连续攻克江苏、浙江的富饶地区,成为占地不是最大,却最富有的人(不愧是做私盐生意的)。
然而从此之后,张士诚就变了,从来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他,突然间有了全国最富的地盘,再也不用贩私盐了,有钱了,有房子了,拿着馒头,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
朱元璋对他有一个精准的评价,器小。
这个人确实没有大志向,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好人,他生来就沉默寡言,待人宽大,免除了江浙一带的赋税,江浙一带的百姓受了他的恩惠,纷纷为他修建祠堂。但他的过于宽大和无主见也使得他无法成为枭雄,而只能做一个豪杰。
元末高邮之战是发生在明朝成立前夕,即1363年的一场重要战役。以下是详细:1. 战役背景:元朝末年,官军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各地起义蜂起。当时,明朝的先驱者朱元璋正在筹备攻打南京,而高邮城是南京以南最后一道防线,自然成为明军的攻击目标。2. 战役经过:明朝将领徐达手下的将领陈友谅被命令攻打高邮城,他率领约十万兵马进攻城池,但遭到了元军的顽强抵抗。尽管明军士气高昂,但面对强大的元军防守,始终未能攻下高邮城。3. 结果分析:经过三个月的激战,明朝军队在高邮城下遭遇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然而,这场失利却让明朝的士气得到了反弹,朱元璋得以稳定军心,进一步筹备攻占南京的计划,顺利建立了明朝。同时,高邮之战也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成为明朝统治南方的标志之一。4. 影响:高邮之战是明朝的一场重要战役,它的胜利意味着明朝的建立,而这一事实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于后代的军事教育和战略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高邮之战让人们认识到,在古代的战争中,军事学问和如何充分利用地形、间谍情报等因素的重要性。
元末高邮之战是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领导的军队和元朝统治者的一场战争,发生于1363年(明洪武元年)。以下是关于元末高邮之战的详细:1. 起因:朱元璋领导的明军入侵淮南地区,希望能够夺取淮南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2. 参战双方:明军:由朱元璋领导,兵力约4万人。元军:由元朝大将斡鲁术指挥,兵力约10万人。3. 战斗过程:朱元璋率军渡过淮河,进攻高邮城(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邮镇)。元军在高邮城内严防死守,城外的明军发起猛烈进攻,但始终无法攻破城壁。朱元璋听从谋士的建议,改变战略,派遣一支部队迂回至高邮城后方,烧毁粮草,使得守城军队无法支撑太久,最终城池被攻陷。整场战斗历时20多天,共有6万多元军战死,3万余人被俘。4. 影响:(1)元朝在高邮之战中失去了战略要地,这使得明朝在淮南地区得以站稳脚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2)高邮之战是明军和元军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交锋,揭开了全国范围内著名的明朝建立起来的历史序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以上就是关于元末高邮之战的详细。
1354年11月,元朝右丞相托克托率军进至高邮(今江苏今县),兵围张士诚军,并分兵进攻六合。朱元璋率军应援六合,命耿再成守瓦梁垒(六合西55里)。元军白天进攻,入暮撤去。起义军利用夜暗修复堡垒,翌日再战。进攻越来越猛烈,堡垒几乎要被攻陷。朱元璋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施不足故盈之计,收军入营,组织一些妇女站在城上指骂元军。元军惊疑,不敢逼近。乘敌尚未醒悟,朱元璋军列队出城,不慌不忙地返回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