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实行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经济基础 1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壮大,他们逐渐要求改变在经济上受束缚、在政治上遭排斥的地位。)(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专制王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总爆发以内战的形式表现出来。) 理论依据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声音则成为了实行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洛克、霍布斯等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分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有哪些
国王手底下的人想把他取而代之,但是没打过人家,国王想把他们消灭,但是也打不过
英国为什么要确立君主立宪制
历史因素决定的
因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在光荣革命以后,就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英国为什么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原因以及形成过程:
孟福尔议会
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西蒙·德·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见金雀花王朝)。
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爱德华一世
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
中世纪时期
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权利法案》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权利法案内容
1.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逐步确立的过程
随后议会又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议会能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一个《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议会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它一些权利作了明确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的实施,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更加不可撼动。
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势力非常大,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则需要相应地限制王权以保证资产阶级自身权力的行使;
资产阶级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推翻了极大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主流阶级和统治阶级,为保证自身利益,则需要扩大自己的权力,相应地,也就需要限制君主的权力;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保证英国国内政局局势的稳定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沿用了君主世袭国家元首的制度。
总而言之,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根本目的是限制王权,以维护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新贵族的利益和保障其自身的统治地位和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背景:查理一世为了加强王权采取的措施不仅招致了广大民众的普遍不满,更使国王同议会中的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迅速激化,从而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革命开始:1640年 英王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 召开议会 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内战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挑起内战
高潮:1649年 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胜利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结束:1688年 资产阶级发动政变 采取了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建立了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被称为君主立宪制。。。
一、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和壮大,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建立能够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权.另外,17世纪以来,国王詹姆士一世和其继承者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斯图亚特王朝的皇帝詹姆士一世说:"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具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说:"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时,人民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几经反复,封建的斯图亚特王朝多次复辟,直到1688年,议会中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自由党)联合一部分代表封建地主利益的"托利党"(保守党)发动宫廷政变.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光荣革命".它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因为它实现了资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愿望.
五、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的优势,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
六、《权利法案》通过后,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为什么英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为了集权吧,这样的话就这利于君主来实施自己的权利,管理下属了.....
这是封建主义跟资本主义斗争的结果。
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妥协,保留王室为国家的象征。
只是象征,没有权力。
革命势力软弱,向落后的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妥协办法,看看现女王基本成摆设了,靠花边新闻吸引眼球。
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
1.政治基础,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革命以来到1688年光荣革命的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旧贵族的较量,在双方的妥协下,建立起既有封建性又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的君主立宪制度。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深入农村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英国固有的阶级关系的变化,英国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强大起来,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3.宗教因素,思想意识上的专制的天主教与当时英国的新教的矛盾冲突升级,反映在社会形态上,使英国新教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战胜封建王权的一面重要旗帜。
4.历史传统,从中世纪开始形成议会传统,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英国人民同英国王权进行斗争的重要场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什么选择君主立宪制?
从历史积极和消极角度来说,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比较早,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很不充分,所以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相对而言,旧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所以,最后是资产阶级与旧的封建势力进行妥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保留了旧的封建形式:君主制,又确立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
等到后来资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君主的保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英国资产阶级已经习惯了君主立宪制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接下来分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名义上是世袭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君主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拥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权力。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君主制政体的权力重心在议会。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表面上,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
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国王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通过19世纪的议会改革,选举权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到长足发展;随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两党制的发展,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