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景区好玩吗值得去游玩吗
南京阅江楼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景区中有不少比较好玩的景点,除了可以游玩阅江楼以外,还可以游览古城墙、七孔醒狮桥、天妃宫、静海寺等景点,详见下文。
阅江楼记的主题 阅江楼记诗句
阅江楼记的主题 阅江楼记诗句
1、阅江楼
2、古城墙南京市保护得较好的一段古城墙。朱元璋采纳了高级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谏言,从称帝前三年(1366年)就开始建城墙,整整花了二十一年时间,在南京修筑了33.676公里长的城墙。因狮子山濒临长江,是南京防线的中心地带,军事要塞,为加强防御,在狮子山上修筑了1.5公里长的城墙。
3、七孔醒狮桥桥梁设计精美,下有七孔。醒狮桥横跨卢龙湖,东接城河南路,西连阅江楼景区。桥梁设计精美,下有七孔,倒映水面,孔孔相连,俗称七孔桥。
4、天妃宫南京天妃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即1407年),在历史上称为龙江天妃宫。是郑和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请朝廷赐建的,其规格、规模最为宏丽。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妃诞辰之日,四方民众都赶赴天妃宫焚香祈福。
5、静海寺静海寺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明朝十大律寺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是近代史的开端。2012年11月,南京静海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6、明太祖朱元璋牵马出征像从阅江楼景区东门进入后,有一座高大雕像,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牵马出征像。朱元璋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安徽凤阳人,祖籍江苏句容。为了逃避沉重的劳役之苦,全家从句容迁居当时的泗州(今泗洪县境内),后再度迁居安徽凤阳县。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凤阳县,少年时是个放牛娃,父母双亡,17岁时在老家皇觉寺当和尚,25岁参加了郭子兴的农民军红巾军,并娶郭子兴义女马氏为妻。朱元璋27岁时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成为军中统帅。28岁时(1356年3月)率部攻占南京。1364年当上了“吴王”,1368年君临天下,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一年。1398年,葬于南京紫金山独龙阜珠峰。
7、江南楼牌坊书法家尉天池的墨宝。这座牌坊耸立在阅江楼正南面上山步道上。上书“江南-楼”五个大字,为书法家尉天池的墨宝。所以称“江南楼”,是从楼的体量、高度、气势均为四大名楼之最。另由长江下游往上行,也属座名楼。
南京阅江楼景区门票:
南京阅江楼开放时间:
南京阅江楼地址:
阅江楼在哪啊?谁建的?有什么意义?
南京阅江楼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朱元璋称帝后,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后入选《古文观止》。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600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在南京 朱元璋建的 主要是供他游玩的
阅江楼和狮子山发生的历史故事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后入选《古文观止》。长江沿岸三大名楼:黄鹤楼,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岳阳楼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滕王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闻名古今。三大楼有记有楼,奇怪的是唯独狮子山上不见阅江楼,却有宋濂的《阅江楼记》。
南师大李立文先生告诉记者,阅江楼在历史上是有楼的。接着,他举出了种种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序建楼
阅江楼是朱元璋亲自命名,“阅江”两字既雅又气魄,拟建此楼是朱元璋作为他打败陈友谅的纪念物。如此重要的阅江楼他亲自作序,还命诸臣作楼记,像这样楼未建先作记,前所未有。
阅江揽胜
在《又阅江楼记》中,朱元璋说:朕闻昔圣君之作必询于贤而后兴噫,圣人之心悠哉,朕尝存之心虽万千之学犹不能仿,今年欲役囚者建阅江楼于狮子山自谋将兴朝无人谏者,柢期而上天乘象责朕而不急即日,惶惧乃罢其工,诚令诸职事忘为自尊不觉述而满章故序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爷有信号批评我,不要忙于不急于事,于是“惶惧”停工。是什么“天象”使这位惶惧而停工呢?查明史后发现,原来多次出现日食、,另外朱元璋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此外,那几年,元朝还有残余未平,沿海有倭寇骚扰,昆明未平,太湖,这些诸多原因可能使阅江楼成为“不急之事”朱元璋下令停建了。
后人登楼
众所周知,阅江楼有记无楼600年,可王守仁的大作《登阅江楼》,可见是有楼的,如果无楼,他怎么登呢?王守仁的《登阅江楼》原诗: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今古新亭一沧情。
李告诉记者,王守仁号阳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从诗中知道王守仁登过阅江楼,上述明史记载说明朱元璋时确实未建楼。可是无楼为什么王守仁的诗题目用“登”字,杜甫未登泰山只用《望岳》,而不是登泰山。王守仁的诗句就是“绝顶楼荒旧有名”,不是说在狮子山山顶那楼荒了?旧时有名?说明曾有楼存在,那么,是否后来建了楼?
有据有楼
李立文认为,可能因为狮子山为江防要地,某个时候由于军事需要,也许建了简陋规格不高,用作驻兵营地?推想此楼不是朱元璋所想建的那么规格高的纪念物,或许因基础不深或木结构易于糜烂毁坏,或兵事、民间挖掘,连楼址也破坏了。也许有人会问,有楼怎么没有建楼的记载呢,可能是狮子山当时地处偏僻,很少有人去或许在建“哨所式”的简楼时,知者甚少,或当局没有令人记载。另外,它是军事重地,非游览区,一般人不能去,更谈不上登楼了。只有王守仁这样掌握军事的官员才能登楼,他又善诗文,用诗的形式把它记下,虽只此一诗,却是难得的有楼的证明。
论据一:李立文说,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留都述游》(留都即南京)中:“阅江楼临流以受江、汉朝宗,都人士之所毄(读激,击打的意思)击而肩摩也”之句,说明阅江楼存在,是“有楼”的证明。据说清·《江苏通志稿·大事记》洪武元年“阅江楼成”的资料。
论据二:金陵晚报在2002年6月29日的一篇,中有一张从旧货市场淘出的清代《长江水运图(彩图)》见阅江楼(龙)塔状建筑。这是“有楼”依据之二。
论据三:最近,王东先生提供给笔者的两位清代诗人陈文述、顾湄的作品《阅江楼》也说明有楼。全诗如下:
阅江楼清·陈文述卢龙山上阅江楼,旧是高皇翠辇游。曾为平戎亲战伐,更因破敌树旌游。荡胸云拥三山壮,放眼风高万里秋。五百年来人事改,长江依旧接天流。
陈文述,浙江钱塘(杭州)人,嘉庆举人,官至安徽全椒知县,有《秣陵集》等。
阅江楼清·顾湄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云开蓬导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凭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回归六代愁。
顾湄,字伊人,江苏太仓人,有《水乡集》。
陈、顾两人的诗,都说“高皇”(明太祖朱元璋)建的阅江楼,可能是受《古文观止》上宋濂的《阅江楼记》的影响,没有见到朱元璋的《又阅江楼记》的关系。陈文述的诗当作于道光年间,他是全椒知县,全椒距离南京很近,又有《秣陵集》,秣陵是南京旧名,他到南京去过阅江楼是可信的。顾湄从诗中说明,见过“阅江楼”。他们两位是秋高气爽时节登楼观景的,说明的确有楼。李认为,“有记无楼600年”应该这样理解:朱元璋时确实未建过“阅江楼”。后人因军事目的或景观,建了楼,不过是简楼,由于年久失修,或兵火等原因,楼毁坏,不见楼,后建的楼仍叫“阅江”,但不是朱元璋拟建的楼。
李说这个结论的得出,特别感激梁白泉、季士家、钟陵、冯云青、王东等先生帮助,特借助金陵晚报对他们表示感谢。
阅江楼记抒发了什么情感?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气。逮我,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阅江楼记有哪些致治之思
阅江楼记有的致治之思如下:
文章不作一味的奉迎,在的同时,也意存讽劝。登上阅江楼,览“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四隀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就是登览中处处想着社稷,既“元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至于那些“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文章确实写得庄重典雅,委婉含蓄,是一篇颇具时代特色而又有分寸的应制文字。
阅江楼,在今南京狮子山,为明代开国朱元璋诏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临其上览胜。本文即为宋濂奉诏所写的一篇歌颂性的散文。
宋濂为明初文官中的重臣,朱元璋颁发的诏令多出其手,实为的左右手。本文既为奉诏而作,其中自不免存在一些的溢美之词。但作者又能援引历史上,特别是六朝覆灭的事实,巧妙地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寓规劝于叙事,当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宋濂为一代宗师,而且常为明太祖草诏,故其文风庄重浑厚,语言简洁得体。本文堪称代表作之一。文中虽多有的套语,但应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
明太祖朱元璋率领农民战南北,终于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元政权,而且在即位后确实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应该说是顺应发展要求的。文中提到的“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陈词滥调”。
至于写到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虽然是在赞扬“一统之君”,但颇有弦外之音,即为敲响警钟,暗寓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为观赏胜景而登临。
特别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楼阁的往事陈迹,说明了历史上朝代兴亡的教训,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规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