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要有道
莫让心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心如大海,便可达到出世的境界。
和光同尘是怎样的心境(和光同尘的道理)
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
“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只有一颗愚人的心;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严厉苛刻,唯独我淳厚宽宏;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
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即“随缘而遇”,“随遇而安。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做人处世,效法方圆之道,尽量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要求回报。
能方圆合一的做人处世,才是的道德风范。而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方圆的精神相违背。所谓“处无为之事”说的就是“为而无不为”,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 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心,“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
“无用之才有大用”的处世之道。以圆融虚无的胸怀包容一切功用,一切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推己及人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之道。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再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真正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随着 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推己及人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将心比心,把别人当做自己来对待,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但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己所欲而施于人,推己及人要有道,毕竟并不是所有于已有益的东西也同样适用于他人,也并不是所有对他人有益的东西,别人都能接受。在他们不想接受时,绝不可以“这是为他们好”为由,强迫其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侵犯这一权利,不是也掉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陷阱了吗?
即使是给予,也需要圆融。
和光同尘意思
和光同尘的意思是形容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多指随波逐流。
1、和光同尘的含义。
“和光同尘”是中的一种境界,它意味着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了个人私利而追求,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人共存共荣。和光同尘之人,心灵宁静,不因外物之欲而动,可以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平和与善良,与众生共处于尘世之中,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物所惑。
2、和光同尘的意义。
和光同尘的精神状态在当代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人际关系中,和光同尘意味着相互尊重、包容和关爱,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为他人着想,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人的干扰和影响,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和光同尘的实践。
和光同尘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我,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会容忍和包容他人,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光同尘需要:
1、坚持平和的态度。
每个人都知道,心境平和时,心灵得以舒适,思维得以敏捷,人的身体也能得到舒缓。而生活常常不如人意,有时困扰和烦恼侵袭而来,使人失去平静的基础和信念,而和光同尘也是为了让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尽可能地保持平稳、平静,使人的精神走得更远。
2、要做到不争。
和光同尘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韧性和适应力,在大环境中,这是一种更为健康、安全又能够体现出拥有一定的胆略的处世方法。不要过于计较、争强好胜,而是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少与人争吵和纷争。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3、要处事平刚。
在人生道路上,总是有很多的坎坷和荆棘,有时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境遇和挑战。在遭遇失败、不幸中,人心气就不能平静,难以接受输赢,所以,需要注重锤炼独立思考和采取果断行动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和光同尘的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更为深入的发挥作用。
和光同尘是怎样的心境 和光同尘的出处
1、和光同尘在心境上多显现为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具备和光同尘心境人,通常在宇宙中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会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多是服从现实并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与世无争。
2、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故为天下贵。
"怎样理解“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像鱼儿一样收敛鳞甲,像鸟儿一样收起翅膀,随着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以图后事。以此来告诉人们,应该顺应时势,注意风云变幻,根据时代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其实,这是古人教给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中如何安身立命的学问!
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情随事迁。我们在而今如此浮躁的现实世界中难免产生纷乱杂芜的心绪,际此间,自会觉得眼前的一切是杂乱无章、心烦意乱!因此,你分辨和把握机遇的难度加大了。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与光同尘”,稳定情绪,其次,“和时舒卷”,随着时日,历练出识大体但不拘束的目光。在“戢鳞潜翼”期间,心中始终确信机遇即将来临,眼前的困境是暂时的。然后“思属风云”,等待好时机,大展身手!
人生是否逢良机,对人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华,若时不我予,又将之奈何?孔夫子于是说:“遇不遇者,时也。”但是我们在逆境之中,仍然要坚信,有实力必会好机遇。故有话说:“时势造英豪”。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这两句文字,其实《荀子》言:“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待时”有同曲异工之意,前是说伺机而发;后是说厚积薄发。但都要求世人,不急不躁,储备实力,等待机遇的到来。
灵活掌握机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检验。由于判断失误,世人在把握机遇方面的不高。失去机遇固然可惜,但因判断失误而错失良机者,更令人悲叹!
和光同尘 与时舒卷是什么意思?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出至于《老子》,意思是:入世之法,并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尘”之心灵;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
一种处世态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晋书·宣帝纪论》中“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人影响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做人要与光合二为一,能够化为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顺应自然改变,同时实现自身的才华;要像鱼儿一样收敛鳞甲,像鸟儿一样收起翅膀,随着风雨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适当隐藏自己的锋芒。
意思是做人要与光合二为一,能够化为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顺应自然改变,同时实现自身的才华;要像鱼儿一样收敛鳞甲,像鸟儿一样收起翅膀,随着风雨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适当隐藏自己的锋芒。
解释为: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温和的光芒与尘土一样不张扬,顺应时势,屈伸舒缓,敛鳞藏翼蓄志待时,随时关注风云变幻。这句话早应该出自《老子》。
《晋书·宣帝纪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和生产工作总结、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处世态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和光同尘”。
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说实话对曾国藩的了解只停留在两江总督(江苏、安徽、江西)的认识上,我也一直没有兴趣去主动了解过清朝没落时候的官员,总有觉得他们是一帮“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之人。
而在“放之可惜,看之纠结”的复杂心情中翻开编辑部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时,顿时如梦初醒,为自己的狭隘而羞耻,在书中不光光阅读曾国藩的故事,更是在学习一种入世智慧,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人物传记,更像是一本哲学案例集。
整本书从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描述了他的成长、蜕变、成熟、得道过程,基于他的自省文字和信件立体性很强地塑造了这个活灵活现、自相矛盾的个体。
此次的读书感受特别的神奇与难忘,对曾国藩这个人物从不喜欢甚至是鄙视到敬而仰之,阅读心态从一开始道德优越感的狭隘到后海纳百川的广阔,又自导自演跟随书中的节奏或是化身左宗棠在瑜亮情结中与他隔空对话,或是“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中与他产生共鸣,顿悟他的“笨拙”、“有恒”、“自省”和“流动”。
曾国藩的人生“刻苦自砺,全力内圣,以达外王之业”,他有明确地目标并一生为之奋斗,他坚守原则,脚踏实地,自省有恒,终却发现大清王朝的命运非自己一人所能扭转,曾经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的抱负却敌不过传统积千百年形成的颓势。
人不能不敬畏“势”,也真是对“势”的理性认识,才有了入世的踏实,从纸上谈兵式的道德制高点回归,不急不随,自我反省与独立思考,“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的晓理方式,更散发出其人格的魅力和处事哲学。
拓展资料: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不管后世对其有何极端的评说,,历史学家讲述的不是发生什么,而是他相信什么,倔强和真诚的人融入了入世的圆滑却成为诟病的元素,但谁又能发现在入世圆滑中把握住底线、脚踏实地的人才是瑰宝。
他是一面镜子,反射出大清帝国的一个侧面和有志之士命运的挣扎无力感,在这样的大环境读这样的传记需要以一种更加宽阔的胸襟和同理心来理解,方能读出无奈,亦或是生存哲学吧。
这句话早应该出自《老子》。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像鱼儿一样收敛鳞甲,像鸟儿一样收起翅膀,随着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以图后事。以此来告诉人们,应该顺应时势,注意风云变幻,根据时代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温和的光芒与尘土一样不张扬,顺应时势,屈伸舒缓,敛鳞藏翼蓄志待时,随时关注风云变幻。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像鱼儿一样收敛鳞甲,像鸟儿一样收起翅膀,随着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以图后事。以此来告诉人们,应该顺应时势,注意风云变幻,根据时代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其实,这是古人教给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中如何安身立命的学问!
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情随事迁。我们在而今如此浮躁的现实世界中难免产生纷乱杂芜的心绪,际此间,自会觉得眼前的一切是杂乱无章、心烦意乱!因此,你分辨和把握机遇的难度加大了。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与光同尘”,稳定情绪,其次,“和时舒卷”,随着时日,历练出识大体但不拘束的目光。在“戢鳞潜翼”期间,心中始终确信机遇即将来临,眼前的困境是暂时的。然后“思属风云”,等待好时机,大展身手!
人生是否逢良机,对人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华,若时不我予,又将之奈何?孔夫子于是说:“遇不遇者,时也。”但是我们在逆境之中,仍然要坚信,有实力必会好机遇。故有话说:“时势造英豪”。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这两句文字,其实《荀子》言:“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待时”有同曲异工之意,前是说伺机而发;后是说厚积薄发。但都要求世人,不急不躁,储备实力,等待机遇的到来。
灵活掌握机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检验。由于判断失误,世人在把握机遇方面的不高。失去机遇固然可惜,但因判断失误而错失良机者,更令人悲叹!
解释:与光合二为一,化为俗世的尘土一般,随着时代的变化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温和的光芒与尘土一样不张扬,顺应时势,屈伸舒缓,敛鳞藏翼蓄志待时,随时关注风云变幻。这句话早应该出自老子《老子》。
顺应时机,韬光养晦,坚定志向,思谋深远
和光同尘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
语出《老子·下篇:德经·五十六章》,原文如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故为天下贵。
白话文释义: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微妙大统一的法门。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说,知道的人不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另一种解释是,聪明的人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聪明。还有一种解释是,得“道”的人不强施号令,一切顺乎自然;强施号令的人却没有得“道”。
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玄同:玄妙齐同,此处也是指“道”。
扩展资料
《老子·下篇:德经·五十六章》本章老子继续宣扬蒙昧主义思想。这里所讲的“玄同”,也就是“抱一”、“得一”,即一切事物处于一种没有别的“同一”状态中。 因此,凡能领悟“玄同”的人,为天下人所重视。
四十二章和前一章五十五章讲的都是“和”,五十六章接续前章,重点讲的也是“和”。四十二章说“冲气以为和”,是讲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经过斗争而达到和谐与统一。前一章讲的“知和曰常”,即以和为事物的常态。本章讲怎样可以保持常态的和。这三章之间层层深入,逻辑性极强,向人讲述了“和”的道德境界。
这一章文字蕴含很深,这就不仅仅是指执政之人,而且也包括世间人们处事为人的人生哲理。他要求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不分亲疏、利害、贵,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如此,天下便可以大治了。
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锐、纷、光、尘就对立说,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就统一说。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东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断折的危险。
各人从片面的观点出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以排斥别人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解纷的办法,在于要大家从全面来看问题,放弃了片面的意见。凡是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阴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着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着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负阴’、‘抱阳’的两面情况都统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后才能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的道理。
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灰尘,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况也是如此,超脱尘世的想法与做法是不现实的,众人皆浊我独清的想法与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些都是只懂得对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统一一面的道理。只有化除成见、没有私心的人,才能对于好的方面,不加阻碍地让它尽量发挥作用,对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势利导,善于帮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同其尘’,是对立的统一道理的较高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