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游戏ing

大学古本序白话文翻译 《大学古本序》

艾丽游戏ing 1

国学大学解释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礼记》中的《大学》,不含标点和章节名:1889字。《大学章句》本,不含标点和章节名:3010字。

大学古本序白话文翻译 《大学古本序》大学古本序白话文翻译 《大学古本序》


《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

这几句其实是为第一句做的注解,《大学》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所谓的儒家之道,就是指理解最无上最准确的“德”。“德”的表现就是: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与事有终始是一个意思,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有自己运行发展的规律,都是从起点到终点,从简单到繁复,所以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知道事物发展变化的重点、起点,而后去行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就是文中所说已经接近了“道”。

这个物包括不动的运动的人和物、变动的时间、可知或不可知的空间等等,即代指世上一切行为、结果、表现。就是说,对“道”的理解,即是对德的追求,就是对“一切行为结果达到至善”这个目标的靠近。

以儒家来看,懂得这个规律,首先必须懂得分析事物的基本要素。就是所说的“致知”。

致知在格物,就是其他朋友们已经解释的,对所有事物的理解和分析,就是总结出一切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郑玄《礼记·大学》:“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致,推及也。知,犹识也。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王阳明《大学古本序》:“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物格则知致意诚。”

《大学问》:“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

以上是部分解释,又如御、穷、格斗等不一一赘述。

下面是一些个人观点。

郑玄说辞,致知先于格物,不合文理。

王守仁说辞,诚意与致知通,则八条目实为七条目,不如直接云:“诚意在格物”。况后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若以此解释则不通。且格物与正心释义有重合。

朱程说法更顺语境,然着力过甚,穷至之说刻意至极。是故有王守仁格竹,不假以天时,不顺应时势,终不能得。

先秦文章,修辞简朴,理悦自然。论道而非止于专,思维散发。遂将郑玄语颠倒次序,或更切合。“其来善物,则知于善深;其来恶物,则知于恶深。言人缘来事好恶而知好恶也。”“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者,认知。郑玄以为此致或为至。至知者,意之本也。完善认知在于接触事物,普阅事物将认知推向极致。诚,固也。诚意,固其至知,品也。心,性也。端其品,正其性,修身之始也。

《礼记·大学》古本

大学[dà xué]儒家散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全文:

《大学》注释译文词句

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图[32]新,弃恶扬善。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4.止于:处在。

5.知止:明确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

8.虑:处事精详。

9.得:得到成果。

10.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11.修其身: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12.致其知: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智慧。13.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全部都是之意。本:本源、根本。

16.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17.厚者薄:该厚待的却怠慢。18.薄者厚:该怠慢的反倒厚待。

19.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是说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或是事情。

20.诚其意:指意念真诚。

21.毋:不要。

22. 恶(wù)恶(è)臭 :指的是讨厌恶臭的气味。

23. 好(hào)好(hǎo)色 :喜爱容貌出众的女子。

24.谦:心满意足的样子。

25.慎其独:在独处时要慎重。

26.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27.厌然:遮遮掩掩、躲避之意。

28.掩:隐藏之意。著:彰显出来。

29.益:益处,好处。

30.中:内心。

31.外:指外表。

32.严:严峻,令人敬畏。

33.润屋:装饰住所。

34.润身:修炼自己。

35. 心广体胖(pán) :心胸宽广,身体舒适。胖:舒适之意。

36.《诗》:此指《诗经·卫风·淇澳》。

37.淇:古代的水名,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曲之处。

38.菉(lù):通“绿”。猗(yī)猗:美丽茂盛。

39.斐:文雅。

40.切、磋:对骨角进行切割磋光。

41.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42.瑟:庄严。僴(xiàn),威严。

43.赫兮喧兮:显赫的样子。

44.喧:又作“谖”,忘却之意。

45.道:说、谈论。

46.恂(xún)栗:惊恐、畏惧之意。47.《诗》: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48. 於戏 (wū hū):感叹词。

49.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50.贤其贤:尊重有贤德的人。亲其亲:亲近亲人。51.乐其乐:安享他的快乐。52.此以:所以。没世:过世之意。没,通“殁”。53.《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五经之一的《尚书》是记录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著作,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54.克:能够。55.《大甲》:即《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56.顾:顾念之意。諟(shì):此。明命:坦荡正义的禀性。57.《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58.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通,是崇高之意。59.自明:自己去发扬光明的德性。60.汤:历史上的商汤。盘铭:刻在金属器皿警示语言或是箴言。这里的金属器皿指的是商汤的洗澡盆。61.茍:假如。新:本义指洗澡时除去身上污浊的东西,清洁身体,在这里是精神层面的弃旧革新。62.作:激发。新民:使民新的意思,弃旧从新,弃恶从善。63.《诗》:此指《诗经·大雅·文王》。64.周:周朝。旧邦:旧有的国家。65.其命:在这里指周朝所秉承的天命。维:助词,无意义。66.是故:因此。极:完善、极致。67.《诗》此指《诗经·商颂·玄鸟》。68.畿(jī):指都城和周边地区。69.止:停止、栖息,在这里是居住之意。70.《诗》此指《诗经·小雅·绵蛮》。71.缗(mín)蛮:鸟叫声。

作品名称大学

作者曾子

创作年代春秋末期

作品出处《礼记》

文学体裁散文

历史沿革

成书年代《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

《大学》与四书关系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3][4]历代概况《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汉唐时期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他们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地位。⑴董仲舒对《大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将儒家经学由民间思想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开启了儒学成为官学、显学和国学的始点。⑵郑玄将西汉后期流传的各种《礼记》抄本,相互校对,并作注解,使得《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他的著作《三礼注》中《礼记·大学》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学》研究著述。

⑶孔颖达解读《大学》,重点强调“诚意”的关键性作用。他将《大学》文本分为两大段,为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做好了铺垫。⑷韩愈把“仁义”定为“道”的根本,并以《大学》为依据,提出了“正心一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炼路径。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来证明和张扬儒家道统,并把《大学》《孟子》《易经》视做同等重要的“经书”,提高了《大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3]宋代时期⑴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作“小经”,并继续尊崇儒家经学的正统地位,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⑵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3][5]元明清时期⑴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考试程序”,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用书。⑵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规定乡试、会试头场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经文做题目,故大多读书人往往倾注一生,研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使《大学》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更加显赫。⑶清代鼓吹复兴汉学,《大学》地位依然重要。[3]现当代⑴台湾将《大学》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课纲。⑵《大学》成为部分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课[6][7]。⑶《大学》成为部分高校相关专业博士生必修课[8]。⑷《大学》学习形式呈现多样化,国学经典地位依然稳固[9][10][11][12]。历代版本《礼记》注释本(最古老)汉熹平石经本魏正始石经本程颢改本程颐改本朱熹《大学章句》本(最通行)王柏改本季本改本高攀龙改本崔铣改本葛寅亮改本[13][14]

大学第九章原文及翻译

大学第九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第九章翻译如下: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原文逐句翻译

《大学》原文逐句翻译如下: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得:处事合宜。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致其知: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物:认识、研究事物。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出自哪里

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出自《大学》。意思是——

厌恶上级对待下属(我)的态度,(我)就不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厌恶下属对待上级(我)的行为方式,(我)也不要用同样的行为方式事奉我的上司。

二、附部分原文如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朱熹集注】:

恶、先,并去声。此覆解上文?矩二字之义。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礼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则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

至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则身之所处,上下、四旁、长短、广狭,彼此如一,而无不方矣。

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故章内之意,皆自此而推之。

三、关于《大学》:

《大学 / 作者: 朱熹》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作者/朱熹,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 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 / 作者: 朱熹》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 朱熹 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朱熹集注:恶、先,并去声。此覆解上文?矩二字之义。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礼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则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则身之所处,上下、四旁、长短、广狭,彼此如一,而无不方矣。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故章内之意,皆自此而推之。

释义:厌恶上级对待下属(我)的态度,(我)就不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厌恶下属对待上级(我)的行为方式,(我)也不要用同样的行为方式事奉我的上司;厌恶前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对我后面的人做那些事情;厌恶后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要对前人做那些事;厌恶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要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厌恶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要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

《大学》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朱熹集注:恶、先,并去声。此覆解上文?矩二字之义。如不欲上之无礼于我,则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礼使之。不欲下之不忠于我,则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于前后左右,无不皆然,则身之所处,上下、四旁、长短、广狭,彼此如一,而无不方矣。彼同有是心而兴起焉者,又岂有一夫之不获哉。所操者约,而所及者广,此平天下之要道也。故章内之意,皆自此而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