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童年曾经历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战祸,他随其父陆宰及全家老小流离转徙,四处避难,饱尝了离乱之苦,对故土沦陷极感痛心;父辈们的爱国思想在艰难困苦中又浸透到他的心灵深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培植了他终生不忘忧国忧民的深沉的思想感情,成为南宋时代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父亲陆宰(陆游的祖父为官情况)
陆游出身于官宦。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同他交往的也都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些人经常在陆家谈论国家兴衰,民族灭亡的大事。当他们谈到悲愤之处,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有的义愤填膺,怆然涕下。少年陆游看到这景象,深深地被父辈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陆游自小勤奋好学,特别注意攻读兵书,学练剑术。每当父亲同那些友人学者秉烛夜谈时,正是小陆游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凝神倾听,铭记心坎。这种家庭亲友间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他耳濡目染,熏陶默化。因此,陆游很早就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陆游成年后即以恩荫补授登仕朗。绍兴二十四年(1154)他应试礼部,并列第一,因为“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被主和官吏罢免。乾道六年(1170),诗人去四川任通判,阅二年,调任四川宣抚司于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入幕后,积极赞助活动。这个时期的战斗生活,是他一生中最为奋发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战斗生活,也成为了陆游许多爱国诗篇的现实基础
陆宰
他是个爱国的士大夫,朋友们也是爱国的正直人士,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陆游在《跋周侍郎奏稿》中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韩陵斧柏之忧,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先君归,亦不复食也。”先辈的身教言教,给陆游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之终身遵行不渝。
陆宰
他是个爱国的士大夫,朋友们也是爱国的正直人士,他们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陆游在《跋周侍郎奏稿》中说:“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韩陵斧柏之忧,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先君归,亦不复食也。”先辈的身教言教,给陆游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之终身遵行不渝。
陆游:当不了盖世英雄,也留不住意中人
公元1125年,中国北方一个刚建立十年的小国——金国,把一个曾经称霸北方二百多年的大国——辽国给灭了。
不久,又举兵南下,侵略宋朝。
宋微宗听闻金军来袭,吓得连皇帝都不当了,直接传位给儿子宋钦宗,自己跑到南方逍遥去了。
宋钦宗即位后,改年号为“靖康”。然而然而这个年号只存在了两年,公元1127年,金国攻下北宋,父子俩谁也没逃过沦为阶下囚命运。
后人称之为“靖康之耻”。
也就是在这战乱频繁的时代,陆游出生了。
他出生时,淮河上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湍急的河流掀起一层层巨浪,似乎要吞噬那正在行驶的小船。
船上一位身着官服的男子,来回踱步,眉头紧皱,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船夫更是卯足了劲,快速滑动船桨准备靠岸。
就在这时,船舱里传出一阵婴儿的哭声。男子伫足而立,神情飞扬,喜极而泣。
而这位男子,便是陆游的父亲。
陆游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曾任礼部侍郎、尚书右丞。
父亲陆宰曾任吏部尚书,因为自己是主战派,被以宋高宗为首的主和派罢官,无奈归隐乡间。
母亲唐氏,是宋神宗时期宰相唐介的孙女。
这样的出生,注定生而不凡。
小时候的陆游,在父亲的教导下,成了一个远近闻名小学霸。12岁时,靠着才华和身世,他当官了。在这个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
或许是生于乱世的缘故,打小陆游心中就有一个英雄梦。他梦想着,有一天,他脱下儒冠,披上铁甲,骑着战马,拿着利剑,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浴血杀敌。
而这个英雄梦,在他16岁那年被点燃了。这一年,岳飞被害,陆游痛心之余,幡然醒悟。
只做一个文人,很难实现英雄梦,还要会武功才行。有道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于是,陆游走出书房,开始寻找会武之人。他拜一位江湖人称“白猿翁”的老侠士为师,学得一手精湛的剑术。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
若能成为皇上手下的一员大将,那带兵打战就有希望了。而想要受到皇上的重用,第一步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
公元1153年,28岁的陆游参加锁厅考试,结果毋庸置疑,妥妥的第一名。
不料,秦桧知道后勃然大怒,内定第一不应该是秦埙(秦桧的孙子)吗?竟然胆敢把陆游录为第一名!直接把主考官陈之茂给免职了。
殿试时,秦桧又在宋高宗耳边说,陆游是个顽固的主站派。宋高宗立刻懂了,让陆游回乡下种田去吧。
这一次考试,让陆游失去了考试资格,也使得他的余生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不久,秦桧死了。秦桧一死,主和派就少了一员得力干将。宋高宗为了稳定民心,准备选了几个主战派来平衡一下权利。
陆游在老师曾几的推荐下,当上了福州宁德县的主簿,离皇上的距离又近了许多。
公元1611年,陆游担任大理寺直,负责司法工作。
这一年,陆游36 岁,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始终记得年少时的那个英雄梦。
可万万没想到,宋高宗是一个好玩的主,对带兵打战丝毫没有兴趣。反倒对奇珍异宝、吃喝玩乐很有一套。
这一天,宋高宗过生日,宫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大臣们纷纷献上奇珍异宝哄皇上开心,就连金国也送来一份大礼。
而这份大礼,着实把宋高宗给“感动”哭了。原来,金国是来通知宋高宗,你的哥哥宋钦宗归天了。
丞相陈康伯见宋高宗哭着走了,内心十分着急!立刻召集朝中的文武大臣,开了个紧急会议。会议中陈康伯拍着桌子大声道:“金国欺人太甚,不能再忍了,我们要向他们宣战!”
哪知宋高宗听说金国要打过来了,立马命人修了一条五尺宽的路,准备逃走。逃离之际,还不忘下一道手谕给丞相陈康伯,告知大家各自逃命,各求多福。
陈康伯心灰意冷,为了稳定民心,把手谕烧了。文武百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是激动得纷纷上书让皇上御驾亲征!这其中就有陆游。
陆游见了宋高宗,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一口气提了好几条建议,听得宋高宗直打瞌睡。最后,他又恳求皇帝下令北伐中原,由于太过激动,泪水都溅到了宋高宗的龙椅上。
宋高宗觉得这人实在太烦了!于是,陆游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被免了职。
他的英雄梦第一次破灭了。
公元1162年,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自己又逍遥快活去了。宋孝宗一上位,就干了件大快人心的事,不仅给岳飞平了反,还给陆游升了官。
然而好景不长,陆游又遭小人诬陷,罢职回乡。田园生活虽然平静而美好,但他的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个英雄梦。
很快,张浚的儿子入朝为官,他推荐陆游去四川夔(kuí)州做通判。
于是,45岁的陆游,带着一家老小十七口人,走了一年才抵达夔州。到了之后陆游发现,通判也就是个闲职,根本没有机会上前线杀敌。
直到3年后,陆游被调到南郑王炎那里当幕府官员。 在南郑,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自己英雄梦。
当时的宣抚使王炎,负责整个四川的军事。而作为王炎的参谋,是要亲自到前线去考察、制定作战计划的。
在南郑的每一天,陆游都过得十分充实。为了能亲自上战场杀敌,他利用闲暇时间练成了双手射,连王炎都对他称赞不已:陆公能左右射,吾不如也。
不仅如此,他还在一次露营中亲手杀死了一只老虎。那一年,陆游48岁,足见其武功高强。
然而最令陆游热血沸腾的却是,每次经过大散关、骆谷口、仙人原等军事要塞时,他都能看到对面的金兵。
英雄梦近在咫尺,可转眼间就成了泡影。8个月后,王炎被皇上召回,因为怕王炎拥兵自重。
第二年,王炎就被罢官,前线组织也被遣散了,陆游的英雄梦再一次破灭了。
也许是累了,不想再折腾了。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陆游都很少提及那个英雄梦。只是一次又一次被复职,又一次又一次被罢职。
公元1206年,南宋朝廷下令伐金。81岁的陆游听了,激动得仰天长啸!只可惜他已经老了,没有力气浴血杀敌了,只能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他看着儿子的英姿飒爽,又想起自己的英雄梦,不禁泪流满面。
公元1210年,也就是陆游死的那年。85岁的他,拖着奄奄一息的身体,最后一次到了沈园。
其实,陆游心中不止有一个英雄梦,还有一颗充满柔情的心。他之所以来到沈圆,是为了回忆他的意中人。
陆游在19岁时,取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为妻。从此,两人沉浸在二人世界里无法自拔。
然而3年后,陆游的母亲唐氏以婚后三年未有子为由,让陆游一纸休书休了唐婉。
陆游内心自然不肯,可在那个母命如圣旨的年代,又不得不从。
于是,才子佳人就这样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陆游在母亲的安排下,又娶了王氏为妻,随后赴京赶考。
原本以为两人再无交集,谁料十年之后,陆游与唐婉再次相遇在沈园。而此时的唐婉,也由家人做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
当唐婉走过陆游身边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了,又回到了两人浓情蜜意的日子,恍惚之间,竟辨不出是梦是真?
往日之情,涌上心头。陆游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爱意,提笔在壁上写下千古绝唱的《钗头凤》:
第二年春天,唐婉又一次来到沈园,憧憬着着能与陆游再相见。然踱步间,忽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此时此景,情难自己,随即提笔和了一首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回到家后的唐婉,因思念成疾,不久之后便郁郁而死。陆游得知,斯人已逝,更是痛不欲生,悔不当初。
时光荏苒,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85岁的陆游,站在沈园的桥上,望着满园的春色,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春天了,只知道每年春天自己有空时都会来到这里,为了见那一位令自己肝肠寸断的人。
春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陆游看向春水,仿佛看见唐婉在水中美丽的倩影,不禁思绪万千,写下一首沈园情诗。
他不知,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一生。他不知,有些事就算拼尽全力,也不敌帝王的一句话。
他爱一个人,爱了一辈子。他追一个梦,追了一辈子。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
他的一生是悲情的,遗憾的。但他的一生,又是可敬可叹的。敬他的执着、勇敢、才华,叹他对唐婉的一片痴心。
陆游(1125--1201),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很强的爱国意识的士大夫,在他的家里,经常谈论的是国家的局势,这对陆游以后爱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陆游少有文名,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得到起用,开始步入仕途。
陆游一生主要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45岁以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而且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所以在张浚北伐失败后,陆游先被贬至镇江,接着又被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的罪名罢职,在家闲居三年。
2.45岁--65岁,入蜀、罢官。陆游45岁以后在夔州、南郑、成都等地任职。他在南郑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下任职,虽然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最可宝贵和珍惜的时光。为了纪念这一段生活,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他经常身着戎装,骑着战马,驰骋在当时的西北边防前线。这样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但是陆游坚持抗金的立场以及正直敢言的个性,总是会招来当朝的权贵以及庸碌之辈的嫉恨和嘲讽。所以陆游在这近二十年时间中,屡屡被贬,回到故乡山阴闲居,然后又被起用,又被贬。这正象朱熹所说的:“恐不合作此好诗,罚令不得作好官也。”(《答徐载叔书》)
3.65岁以后,闲居山阴。从宋光宗绍圣元年(1190)以后,陆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当然,陆游至死都无法忘怀中原尚未收复、金瓯依然残缺的现实,所以,85岁的诗人,在弥留之际,写下了《示儿》一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首诗被前人认为有“三呼渡河之意”。
陆游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诗风的变化。陆游最早师从江西派的大诗人曾几,但是中年蜀中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不满意早期的“只务藻绘”的诗风,而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他感到只有这种风格才能最好地抒发自己炽热的感情、宏大的抱负,才适合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特征。到了晚年,“满眼是桑麻”的环境和安宁的农村生活,是他的诗呈现出平淡自然的风貌。所以,赵翼总结陆游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瓯北诗话》)。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金首。【摘要】
陆游生活背景资料【提问】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金首。【回答】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1125--1201),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很强的爱国意识的士大夫,在他的家里,经常谈论的是国家的局势,这对陆游以后爱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陆游少有文名,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得到起用,开始步入仕途。
陆游一生主要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45岁以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而且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所以在张浚北伐失败后,陆游先被贬至镇江,接着又被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的罪名罢职,在家闲居三年。
2.45岁--65岁,入蜀、罢官。陆游45岁以后在夔州、南郑、成都等地任职。他在南郑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下任职,虽然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最可宝贵和珍惜的时光。为了纪念这一段生活,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他经常身着戎装,骑着战马,驰骋在当时的西北边防前线。这样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但是陆游坚持抗金的立场以及正直敢言的个性,总是会招来当朝的权贵以及庸碌之辈的嫉恨和嘲讽。所以陆游在这近二十年时间中,屡屡被贬,回到故乡山阴闲居,然后又被起用,又被贬。这正象朱熹所说的:“恐不合作此好诗,罚令不得作好官也。”(《答徐载叔书》)
3.65岁以后,闲居山阴。从宋光宗绍圣元年(1190)以后,陆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当然,陆游至死都无法忘怀中原尚未收复、金瓯依然残缺的现实,所以,85岁的诗人,在弥留之际,写下了《示儿》一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首诗被前人认为有“三呼渡河之意”。
陆游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诗风的变化。陆游最早师从江西派的大诗人曾几,但是中年蜀中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开始不满意早期的“只务藻绘”
有奖励写回答共7个回答
白衣将军
TA获得超过1890个赞
聊聊关注成为第2位粉丝
陆游(1125--1201),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儿时万死避胡兵”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很强的爱国意识的士大夫,在他的家里,经常谈论的是国家的局势,这对陆游以后爱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
陆游少有文名,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因为他平常“喜论恢复”,又名在奸臣秦桧之孙的前头,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被秦桧除名
。直到秦桧死去,陆游才得到起用,开始步入仕途。
陆游一生主要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45岁以前,任职福州、临安,因支持主战将领张浚北伐,而且反对权臣龙大渊等人,所以在张浚北伐失败后,陆游先被贬至镇江,接着又被以“交接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的罪名罢职,在家闲居三年。
2.45岁--65岁,入蜀、罢官。陆游45岁以后在夔州、南郑、成都等地任职。他在南郑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下任职,虽然时间只有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最可宝贵和珍惜的时光。为了纪念这一段生活,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他经常身着戎装,骑着战马,驰骋在当时的西北边防前线。这样的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但是陆游坚持抗金的立场以及正直敢言的个性,总是会招来当朝的权贵以及庸碌之辈的嫉恨和嘲讽。所以陆游在这近二十年时间中,屡屡被贬,回到故乡山阴闲居,然后又被起用,又被贬。这正象朱熹所说的:“恐不合作此好诗,罚令不得作好官也。”(《答徐载叔书》)
3.65岁以后,闲居山阴。从宋光宗绍圣元年(1190)以后,陆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故乡山阴度过的。在近20年的岁月中,他“身杂老农间”,和他们一起劳作,还为他们的孩子看病,同时写了不少表现农村生活的诗歌,当然,陆游至死都无法忘怀中原尚未收复、金瓯依然残缺的现实,所以,85岁的诗人,在弥留之际,写下了《示儿》一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一首诗被前人认为有“三呼渡河之意”。
陆游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诗风的变化。陆游最早师从江西派的大诗人
陆游他是爱国诗人。
是南宋的!!!!!!
陆游出
陆游
陆游
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2]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