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出自哪里?
长亭外,古道边是《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的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完整的歌词如下。
长亭送别选自哪里(长亭送别原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歌词翻译:在长亭之外的古道旁边,满地的青草向天边不断延伸。晚风拂过柳梢,笛声断断续续,夕阳在山外山之处。好朋友大多漂泊各地。我拿起酒壶一饮而尽,希望能够使这剩下的欢乐达到极致,可是,(这分别的痛苦)使今晚的梦都是凄寒的。
扩展资料:
整个中文歌词与曲调相辅相成,几乎不能发现是谱曲后重填词的歌曲。有论者认为李叔同的作词是浓缩了古典小说《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意境。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
“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哪里?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1、《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2、《西厢记》是一部著名的元杂剧。其故事取材于中唐诗人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3、王实甫《西厢记》是在继承和吸收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
4、《西厢记》通过崔张爱情故事的描写,批判了封建礼教和门阀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崔莺莺和张生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和自由爱情,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5、《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花落凋零,伊人怜憔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那首诗?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前一句和这个不是一首。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 )全文 选自哪?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泊
这是一首歌
民国时期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送别是谁写的?具体出自哪里?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语文书上节选的吗?那是元曲。王实甫的《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本折中的名句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以及“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若说词,我只听过《送别》一首,是李叔同的。全篇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送别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王实甫大约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生年稍晚一些。在套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王实甫说:“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乐桑榆酬诗共酒,酒侣诗俦,诗潦倒酒风流。”这是一种直抒胸怀的抒情性独白。作者尽情倾吐自己怎样离开官场,怎样回到自己爱的田园,怎样过着舒适退隐的生活。这正是他晚年的思想和情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实甫是一个在仕途上失意的人,但也是个有志气的人,“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不愿烂在官场上,洁身自好,退隐归乡,转而专心从事戏剧创作。
《长亭送别》,选自《全元戏曲。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
长亭送别中典故及出处
长亭送别中典故及出处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的艺术魅力。
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这些曲词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的莺莺的心灵作了细腻的刻画,多层次地展示了莺莺“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的百般依恋,又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万般痛苦;既有对“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科举功名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之后“停妻再娶妻”行为的不尽忧虑。
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体现了莺莺纯净的灵魂美,也突出了她叛逆的性格。
二、人物之美
1.莺莺的深情之美。
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爱情已经不再停留于“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了,更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
她对礼教的背叛是彻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有过矜持,有过顾虑,有过矛盾和思想斗争,但这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反而在其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为真实动人。这一切在由她主唱的《长亭送别》一折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
她只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反复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她对未来也有深深的忧虑。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就是她的离愁别绪也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礼教的思想光辉,她的叛逆是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仅仅是儿女情长。
2.张生的钟情之美。
张生虽然有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对爱情却是执著专一的。他毫不顾虑自己的“白衣”地位,大胆追求自己钟爱的女人;他为莺莺而“滞留浦东”,不去赶考,忘了功名也忘了食寝,甚至身染沉疴;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长亭分别之际,他“蹙愁眉”“长吁气”“阁泪汪汪不敢垂”,根本不愿意离去,但为了婚姻,只得忍痛“伯劳东去燕西飞”,就是后来得中功名之后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真可谓是钟情至诚之士。
3.红娘的热情之美。
身为婢女的红娘面对老夫人的汹汹气势,她从容镇静,机敏地为二人辩理,指出她们的结合完全是由赖婚引起,是“一双心意两相投”。接着条分缕析,历数老夫人的过错,迫使她答应两人的婚事。红娘对老夫人的审问和指责,集中体现了正义对虚伪、爱情对礼教的胜利。
三、情境之美
1.借途中之景传感伤之情。
莺莺乘车去长亭,她的离情就寄寓在一路上的景色之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4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点染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之情。
后两句写离人之情,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人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此曲不愧为千古绝唱。
2.借席上之境传愁苦之情。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杯盘酒菜都能传情。
但最使莺莺关情的当然还是张生,“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席上多人之境毕竟不同于西厢两人天地,张生再难受也要矜持。此时他的委曲难言之情只有莺莺偷偷看在眼中。两人这种细腻隐微无奈的情绪正与离筵特定之境吻合。
3.借席后之境传叮嘱之情。
席终人散,只剩下两人与红娘。莺莺这才可以向张生倾诉衷情。“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尽管肝肠寸断,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体贴入微的话语传递出缠绵深情,温柔贤慧。“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莺莺终于把藏在心底最重要的话说出来了,虽然突兀,分量却极重,一往深情中也可窥见莺莺内心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此无外人之境,才有此自然直露的表白。
4.借别后之景传惆怅之情。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萧瑟黄昏图。张生远去,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
“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烘托出莺莺内心的凄凉和痛不欲生的悲哀。此时此地,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地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四、曲词之美
王实甫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元曲词汇。
其中许多曲词既有唐诗宋词的意境,又有元人小令的风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如:“碧云天”句、“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两意稠陌回,落日山横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像这样华丽秀美的语句,人们耳熟能详。
王实甫尤其善于运用修辞来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如“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了离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再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化用了柳永《诉衷情近》中的“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王实甫注重文采,也擅长本色,如“马儿迎迎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等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朴素自然,雅俗共赏。本色同文采奇妙的结合,便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此特色正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总之,《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浓郁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处处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将永远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