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游戏ing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怎么写

艾丽游戏ing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怎么写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目的怎么写


青少年时期是人个体走向成熟的黄金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暴风雨”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了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只为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着想的狭隘思想。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心理正常的学生同样需要,这里所提出的心里健康教育就是面向所有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教育。

“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中的认识、情意和行动技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源地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目标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主流。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学校都设有心理卫生服务机构,为学校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和研究。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发展快。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我国第一次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

自1993年至今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有关著作、课题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停留在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而这些远远满足不了身心巨变中的中专学生的需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研究这项课题是针对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三大问题:1、价值观方面。由于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受到过多的溺爱,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表现在性格上就是自私、自大或自卑。2、意志方面。做为中专生基本上都是初中学习差的.学生,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没有目标。表现在意志方面就是做事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遇到挫折就悲观失望,退缩,意志崩溃。3、青春期闭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一体。

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因此,抓住了学科教学这个关键,适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就等于抓住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要阵地。这比起等到学生已经有了严重心理疾病再来治疗有效得多、省事得多、解决问题彻底得多,也比较符合中专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立足于学科教学,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自我完善能力作为研究中心,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

1、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实验,探讨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切实解决学校心理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为中专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提供基本工作依据。

2、通过在学科中进行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更加认真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3、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各自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心理教育积累经验,以供借鉴。

4、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适应、高效的学习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

五、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在探讨适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科教学心理化、人本化,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交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1、多为单一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经验总结,缺乏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共同模式研究。2、多为理论探讨,极少实证研究,难以科学检验学科渗透方法的有效性,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有限。而我们正是探索一套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基本思路:对当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边探究、边分析、边改进,同时积极学习,并邀请相关学科教师、领导指导论证。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各位成员积极参与,联系自己所任的学科,设计心理教育目标,做到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机整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2、经验总结法。各位教师就自己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认识,并经过系统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思想动态,检验试验效果,及时调整进度。

4、课堂观察法。通过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等课堂形式,观察学生的行为,为课题研究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5、案例研究法。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形成教学案例。

实施步骤:

(一)学习准备阶段(20xx年3月—9月)

1、组织学习心理教育知识,掌握心理教育理论。

2、对教材进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甄别整理。

3、组织全课题组教师了解当今学生的心理状况,使教师树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

1、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实施。

2、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3、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4、组织组内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交流总结。

5、及时写出教后日志、教学心得,提出改进方案,定期交流,定期做纵向、横向比较。

(三)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9月)

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怎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调查报告小学生

透过了解以下方法可以解决

一、调查目的

社会变化的损失,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学习目的也发生了变化,父母的逼迫、学校的压力都使得孩子们厌学、学习焦虑、孤僻等心理疾病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为以后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助,我们课题小组对两个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随机的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我们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对策提供了有益助。

二、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

(二)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是由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设计的问卷,共18个小题,均为简单易行的判断题,由学生按问卷各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实情回答。

座谈会,是在班上组织,要孩子各自发言,说说自己的烦恼。

三、调查分析

小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在果园小学三、四年级进行了两种形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虽然题目简单易行,是非明确,但是在统计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学生在学习兴趣、家庭感情、自信心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同时也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厌学、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些。

(一)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厌学情绪明显。

调查统计表明:多数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厌学,厌学表现表现在听课过程中。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始终不集中,打哈欠,东张西望,很容易被其他动静所吸引。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自行其事,同学的跟自己无关,即使有关联,也不当一回事,自己一个人做自己的事。和老师、家长产生对立情绪。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的可以表现为兴奋过度、躁动不安、容易、好哭闹;有的孩子则相,他们萎靡不振、胆怯、动作迟缓、做事半途而废、缺乏信心、智力水平低、不集中、杂乱、观察问题不仔细、不准确,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较差。害怕作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前及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脑呈抑制状态,出现了明显的焦虑症状。

(二)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有少部分学生由于自卑引起了抑郁的症状。

调查统计表明学生的自信心呈现不稳定状态,表现为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同学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惧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怕别人笑话;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常要寻求别人的肯定,不敢放心胆地活动,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遇到别人质疑时,不能肯定或坚持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新活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依赖他人助,向老师告状或回家告诉父母。

心理健康的主要目的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其中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中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素质的好坏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是有效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就必然要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具体说。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其消极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积极的、也是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和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原则。一旦个别的学生出现问题又要坚持积极治疗的原则。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坚持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最终的最高的目标,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为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哪些工作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经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认为,具体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 、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作业。在心理卫生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有: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绪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 包括性教育) ;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别加强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美键期或转折期(如小学三、四年级,

心理健康会对身心有很大益处,目的是让大家精神愉悦和身体健康,正常生活,追逐人生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良好的心态不仅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都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如赞同,帮忙采纳哟。。

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格,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诸方面都表现良好的一种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在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能顺利地适应客观环境,完成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水平与自身努力程度、社会环境、遗传素质、生活事件、社会文化因素等有关。一个人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5篇)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我校以“阳光心灵,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以加强师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师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

二、活动主题:

阳光心灵,快乐成长

三、活动口号:

“我健康,我快乐”

四、活动目的: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面对全体老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维护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教师个人职业心理素质。

五、领导活动小组:

组长:吴升华

副组长:陈凤罗婷玉

六、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

七、活动准备:

心理咨询沙发;照相机;话筒;报纸等。

八、活动内容:

一、宣传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内容包括;

1、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小学生自我情绪调节的途径。

3、如何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

4、我校学生感恩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照片

宣传方式:

1、国旗下讲话

2、红领巾广播站

二、“感恩母校,放飞理想”团队心理辅导活动(负责人:罗婷玉)

(时间:20xx年11月20日下午(心理咨询室)

参与人员:全校学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营造校园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积蓄持久成长动力,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创建和谐示范校园的良好氛围,屏峰学校决定开展以“关爱心灵,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关爱心灵,全面发展

三、活动目的:

1、旨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2、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3、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

五、活动内容: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温馨校园广播

活动目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心理健康的小故事,小常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引导广大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二)让心理健康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活动主题:心灵的成长

活动内容: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的内容为“让心理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因此呼吁大家在学习中运用心理知识,将学习变更加有趣。

活动时间:每周一升旗仪式

(三)书香苑——心理知识板报

活动主题:书香苑——心理知识普及与宣传

活动内容:每个班出一期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板

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标准、人际相处技巧、心理保健、生理知识等板块。

活动目的:宣传心理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走近心理,亲近心理。通过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活动时间:3月28日

(四)活在当下——心理健康活动课

活动主题:把握今天,把握现在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懂得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要总把属于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珍惜今天,把握今天,争取做生活的舵手。

活动时间:4月24日

(五)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比赛

活动要求:手抄报要求有刊头设计,刊名要切合“关爱心灵,重视心育”之主题。结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图文并茂。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注重突出原创性,文字流畅,不出现常识性错误。

活动目的:通过让师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与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促进学师生理素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心理。

活动时间:4月26日前上交

(六)心理健康教育征文

活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征文以案例分析、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感想体会等形式展现。内容可以从情绪调适、和谐人际关系、悦纳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科学管理压力、破解职业倦怠等方面着手。

活动时间:4月26日上交

(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

活动主题:关爱心灵,重视心育

活动目的: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让他们在心理上健康成长。特别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如性格内向、脾气暴躁、胆小极端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活动对象:全校留守儿童

活动时间:4月29日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八)心灵运动之旅

活动目的:通过团体运动项目,调试心境,舒缓心理压力,培养团队意识,鼓励学生走入阳光、走向运动场,通过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活动:两人三腿跑、四人运球、五人风火轮等,各系需选派11名学生代表参赛,一名辅导员组织,强调注意安全。

活动时间:5月10日下午2:00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九)心灵光影之旅

体验电影中的人物心理,通过光影艺术唤醒成长的动力,理解生命的意义,在电影人物的引导下学会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调整价值观,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1.电影《唐山大地震》

5月xx日晚上6:00

2.电影《美丽心灵》

5月15日晚上6:00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3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

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三、活动时间

贯穿20xx学年第二学期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

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学生代表发言

活动二:“懂得感恩勇敢表达”(4月份)

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评比时间:第十周前)

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

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

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学校统一组织评比。

活动四:播放心理教育主题电影(六一节当天)

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欢度六一节的时间,播放心理电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

推荐电影目录如下:

1)缺乏学习动力:《决战冰河》、《洛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2)缺乏信心:《穆里尔的婚礼》、《心雨花露》

3)自卑失落:《阿甘正传》、《少林足球》、《肖申克的救赎》

4)交流障碍:《对她说》、《堕落的天使》、《雨人》

5)失败或绝望:《远大前程》、《功夫熊猫》、《小鞋子》

6)厌倦生活:《天生爱情狂》、《凡夫俗女》、《心理游戏》

7)自私、人际关系淡漠:《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余辉时》、《爱,回家》、《走路上学》

8)紧张:《虎口脱险》、《小孩不笨》

活动五:主题征文比赛。(6月份)

面向三到六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征文比赛。

征文要求:文章符合本次心理教育活动主题“阳光成长快乐生活”,涉及的故事、体验、感悟、思考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文体形式:文体不限,要求新颖活泼,恰当地表现文章内容。

文字组织:主题明确、表达流畅、叙述生动、文笔清新。

评比:每班上交两份进行全校评比,第十八周前完成。

活动六:心理知识广播站(整个学期内每月一次)

校园广播站推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栏目(如“心灵之声”),于午间等固定时间播放关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测试、歌曲等。

奖励方案:

学生:奖状和奖品班级:奖状并全校表彰。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全校务必高度重视该活动的开展,对各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及参与质量要及时给予总结评价。

(二)紧扣主题,调整拓展

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力避搞形式,走过场。学校可在紧扣主题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对方案设计的“活动内容”适当予以调整和拓展。

(三)常抓不懈,注重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在常规推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努力提升活动的内涵。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4 一、宣传季主题

阳光护航珍爱生命,心理育人激扬青春

二、活动时间和宗旨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宗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树立求助和助人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塑造积极平和的健康心态,学会合理规划生活、学习和职业。

三、活动内容架构

(一)学校心理健康宣传季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1),由学生处、校团委和基础课部组织开展,二级学院配合落实“八个一活动”:参与一次启动仪式、了解一份倡议书,诵读一次誓词,参加一次知识竞赛,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推荐一个心理剧,举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联系专兼职教师),开展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多途径的澄清学生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会自我心理保健与调节,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二)宣传季本着“发挥学院主体地位,彰显学院工作特色”的原则,开展“一院一品”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二级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精心策划和开展至少1项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活动可以选用主题辩论、征文比赛、影视赏析、趣味运动、游戏拓展、展板宣传、心理手抄报、心理漫画、心灵诗篇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四、表彰奖励

20xx年6月,学校根据活动开展的形式、内容、效果、创新性进行评比,评选出宣传季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心理剧和知识竞赛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奖励。

五、活动要求

(一)辅导站要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在各班落实“八个一”教育活动,达到心理健康常识宣传,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

(二)辅导站按照学校活动和学院特色项目设计,指导心里委员履行职责,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发动同学积极参与。

(三)辅导站要通过学校网站和其他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和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四)辅导站要认真梳理总结,积累活动项目开展的图片视频、网络微文、师生反应、效果评估、新闻报道等资料和经验,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和效果。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方案5 一、活动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5日

三、活动地点:

X教室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做情绪的主人

小学生年龄小适应能力差,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学习成绩不好,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或在学校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的待遇都会产生各种情绪。他们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的: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二)送上一缕阳光——学会宽容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家里不知宽容父母,在学校不会宽容老师、同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思考心胸狭窄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和谐相处。

(三)生活对我说——做一个自信的小学生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时会遇到很多困惑,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导致失望、消极、自卑,心理负担很重。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在“我自信,我能行”的心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信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2、使学生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树立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

;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塑造期,这个时期充满各种矛盾,使其心理健康处于高危境地。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篇1

调查:肖静 李琴 任燕琴 韩雪 方洁 虞涛 房启志 黄宇 赵敏雅 宋启迪

指导教师:李家华 王丽娟

内容提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社会竞争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全国的9个省(市、自治区)做了这次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该调查报告包括六个主要内容,分别是:调查背景、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调查感言。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调查背景

在 教育 部200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 思维方式 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 人际交往 、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 方法 与能力。”

这两项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当今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从当今的社会现实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主要由学校和父母承担。但是受传统 家庭教育 观念的影响,以及以分数为重点,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活动是针对全国范围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我们共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抽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分别是:天津、浙江、辽宁、山西、江西、湖北、内蒙古、宁夏、新疆。每个省又分别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高中、农村初中各一所学校的50名同学进行调查。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们的财力、人力等因素,我们将调查的范围确定初二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能代表初、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访谈72人,问卷收回1728份,其中有效问卷1518份。

(二)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自填问卷、统一指导语)和结构式访谈法,并在学生自习课上进行。

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 100 个项目,含 8 个内容量表和 1 个效度量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每份问卷前面单另附了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省份、市区、户口、性别、家庭结构、年级、学习成绩水平,及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影响这八个量表的因素。另外,在问卷最后还附了三道有关性心理的题(问卷分析的时候单另分析,故不会影响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设计这三道题主要是想初步了解城、乡青少年对性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校和家庭对孩子性心理的重视程度,以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结构式访谈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我们想要了解的、问卷中没有涉及到的,而又可能会对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设计的。具体包括心理健康状况 自我评价 、压力来源、排解压力的 渠道 、社会心理,以及性心理等几个部分。

三、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分析)

(一)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注:该表显示的人数小于有效问卷数量1518人,因为部分同学漏填了另附的“基本信息”

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共 130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7.78% 。心理状态欠佳的学生共 120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严重的学生62人,以上二项合计182人,占总数的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而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

(二)其他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

经过SPSS分析我们发现,户口、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够等因素对测验得分没有明显影响(P<0.05),性别对此有一定影响(P=0.05),而区域因素及学习成绩水平对得分有明显影响。

1. 区域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分别为11.37%、15.68、6.58%。对比可见,中部青少年心理压力最大,东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卡方检验结果,

11.385 4 .023

(P=0.023<0.05,区域对总分有明显的影响 )

2.学习成绩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水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较大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学习成绩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日趋激烈的学习竞争,以及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篇2

一、量表简介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分别是:一、 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二、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三、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五、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

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七、 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 害怕考试等问题;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 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 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本量表既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个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二、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该总均分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10个分量表分别由6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2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超过2分(包括2分),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总均分或因子分是5分,表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三、测试结果总体概述

考虑学生实际,排除假选择的可能性,对因子分2.5分以上的进行了统计,参测学生各因子所占比例为:强迫症状19.16%、偏执13.53%、敌对14.05%、人际关系敏感20.81%、抑郁16.43%、焦虑20.53%、适应不良24.33%、情绪不稳定26.67%、心理不平衡9.11%。

从以上数据看出如下问题: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五项都超过学生数的20%。

2、学生进 入职 校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表现在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比较明显的比例较高,当然情绪不稳还应该考虑到离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绪的影响。

3、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的比率也较高。根据这一测试结果,建议班级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班会、家长会、师生交流等机会,给学生创造沟通、倾诉的平台,进而得到缓解。

四、综合建议的三个策略

1、掌握应对策略,对班级测试指数高的项目因子,即不要迷信测试、也要适时调节:针对班级整体发挥集体的作用,有意识的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利用班级骨干,也要充分给重点学生创造活动平台。

2、各类因子指向的学生应对策略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状况,必要时对家长提出建议;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心,更重要的是针对性的安排谈话和活动,做学生忠实的倾听者,加强认知指导。

3、个别特殊学生关注策略:经常倾听和关注,不歧视,不传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严重的一定要告知家长转介到专门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治疗或矫正

综上所述,本次测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为班主任及家长提供一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

报告人:李 冰 20XX年9月18日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篇3

内容摘要:为了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量表对前进路中学三个年级的11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总体情况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体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不同的项目上。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注重对专业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措施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为学校的教育者及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提供了参考价值。

一、调查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 热点 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前进路中学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 学习态度 和 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 学习计划 ,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 其它 (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684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 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